古道簡介:小粗坑為顏雲年發跡之處,日本據台,接管九份金礦,遂將小粗坑礦區委託精通日語的顏雲年承辦開採,創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在礦藏逐漸枯竭的現實因素下,還是走向夕陽工業。一九七一年,台陽礦業在經年累月的虧損下,終於宣告停止採礦。
小粗坑採礦始自1899年,聚落歷史亦超過一個世紀。金脈枯竭,小粗坑人去樓空,繁華亦成空,處處可見斷垣殘壁錯落於草叢樹林間。東北角瑞芳風景特定區近年來規劃這條小粗坑古道,入口位於侯硐的粗坑口,至九份七番坑旁的頌德公園,全長約2.5公里,沿途叉路口,也都有明顯的指標。
小粗坑古道的菁華在小粗坑聚落,多處採金時期留下來的石頭厝聚落遺址,以及一間已廢校的小粗坑分校。斷續殘存的古樸石階,豐富的人文遺蹟值得大家懷古思幽,慢慢思索品味前人的智慧。
行程地圖:http://www.yougoipay.com/kenny/w781/index.htm (獨步山林間781:粗坑口山)
行程記錄:
《09:38》搭乘火車至猴硐火車站,出站後先參觀一下車站旁瑞三礦業的舊建築,牆上「產煤裕國」 四個大字映入眼簾。侯硐礦業全盛時期,全鎮礦工高達1600人,產量佔全台十分之一,創造出令人稱道的「黑金」傳奇,如今這破舊的廠房,殘垣斷壁,徒留礦區殘垣供後人憑弔
《10:00》於猴硐火車站搭乘基隆客運808「瑞芳→猴硐」線 ,往瑞芳方向,至「粗坑口」站下車,共六站的距離,步行約2K
《10:11》「粗坑口」站,路口有弓橋社區大石,位於北37鄉道2K處,小粗坑古道登山口位於右側的小產道,入口設立解說牌。整裝後隨即出發,取右循水泥小產道往上,產道不長,建議開車者停入口即可
《10:16》小粗坑古道起點 (H130m),水泥路面終止處,設立解說牌,標示清楚
《10:18》綠色鐵橋,往左過溪,下方小粗坑溪溪水聲淙淙。稍後再遇鐵橋,回到溪右續前行,石樸的山徑彎延而上,別水而去
《10:23》土地公廟叉路,直行往九份頌德公園1950公尺,右往土地公廟70公尺,先取右參觀一下再回
《10:25》福德宮,石砌的小土地公廟,昭和8年(1933)建造的土地廟完好如初,屋頂上雕有雙龍搶珠,廟門一副對聯寫著:「福聚小坑欣位正,德孚厚利印靈神」。曾是採礦戶的信仰中心,隱約透露此地輝煌的採金歲月
《10:28》退回叉路口續前行,漸入森林,石苔青樸,前方有一座水泥平台,是以前的掏金廠房水車間
《10:29》通過木橋越溪而過,小粗坑溪又在此與古道交會,溪水清澈且冰涼,休息片刻,感受這沁涼溪水
《10:32》續行,古道暫別小粗坑溪,古樸石階呈轉折弧形狀,呈之字型往上走,進入小粗坑古道的精華段。堆疊的駁坎、斷壁殘牆被青苔侵蝕,經過百年焠鍊仍舊屹立不搖。山林中翠綠蒼鬱,循著樸拙帶著青痕的石階一路向上
《10:44》坡度稍緩,凸凹隆宕的泥石山徑,其間摻雜著舊古石階,續行向上
《10:46》電線桿十字路口 (H300m) ,左往粗坑口山眺望台100公尺、小粗坑分班遺址,右往小粗坑聚落中唯一仍有人住的民宅,直行往九份頌德公園1650公尺。已抵達小粗坑聚落,先取左登頂粗坑口山再回
《10:49》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又稱小山國小。廢棄的小學,荒煙漫草散落其中,四周一片死寂,附近盡是殘屋廢垣、殘壁無數,小粗坑繁華己成空。樹上懸下一座盪鞦韆,腐朽孤寂垂懸,看盡繁華起落。續行,水平繞往粗坑口山,循階梯往右上
《10:53》第二座福德宮,古老石砌小土地公廟,屋頂長滿苔蘚。沿廟旁小徑續行往粗坑口山
《10:55》上稜叉路,左往粗坑口山,右路循稜往小粗坑山,取左
《10:56》粗坑口山,海拔305公尺,設有觀景眺望平台,「台陽63號基石」位於觀景台前,台陽礦業為礦業鉅子顏雲年所開,可見其事業版圖連山區測量也有觸及。觀景台可從間隙遙望遠方,展望極佳,眺望瑞芳地區,對面三爪坑山迎目相望,俯瞰基隆河迂迴山澗,右下員山子分洪處清晰可見
《11:08》原路退回,回到電線桿十字路口,續上行。小粗坑聚落,處處可見斷垣殘壁錯落於草叢樹林間
《11:09》叉路,直行往一處出家修行地,右往九份頌德公園1640公尺,古道路線往右繞過續往上
《11:11》叉路,位於石階右側石厝旁,右往銀絲瀑布、山腰古道往大粗坑聚落,續沿古樸石階直行,突然下起大雨,撐傘續行
《11:21》山神廟 (H398m),西元1949年設置,採金人相信山裡的一切都是山神所賜給的,要開採前須先擲杯同意,廟身的兩側刻著「山貯黃金歸大德,神留至寶濟群黎」下了最佳的歷史注解。山神廟是聚落礦工的重要信仰,也是登山客在此休息敬拜的中繼站。在此休息泡茶,兼躲雨
《11:58》雨勢轉小,出發續行,寬大古道的舊石階早己被泥土覆蓋
《12:00》十字路口,位於粗坑口山支稜附近,右上山路循稜往小粗坑山、大粗坑山,左下山路循稜往粗坑口山,直行仍是寬大的古道緩上,直行
《12:07》小粗坑古道越嶺處,叉路,右往小粗坑峰頂110公尺,直下往九份頌德公園480公尺,取右登頂再回,登頂路徑為芒草山路,路窄狹小,有些濕滑,褲管全濕
《12:10》小粗坑山,海拔485公尺,台陽62號基石。續行的山路可往大粗坑山約40分。山頂有絕佳的視野展望,可惜今日霧茫茫
《12:14》回到古道越嶺點,續循寬大古道緩下,一片霧茫茫,不然此處也是展望絕佳之地
《12:15》 電塔叉路,左往九份頌德公園450公尺,右往台電電塔或大粗坑山。取左,寬大路徑設有木框碎石階梯,步道缺乏林蔭遮蔽
《12:18》叉路,直行往琉榔古道,為經過電塔的保線路,右往九份頌德公園430公尺,取右下。稍後出現木棧、枕木步道一路往下
《12:33》涼亭,叉路,直行與左下都可往九份頌德公園,續直行,石階步道往下,眺望九份地區
《12:41》小粗坑古道入口,位於頌德公園邊,往猴硐2530公尺。頌德公園立有歌頌台陽礦物事務所創辦人顏雲年功德碑而得名。取右循車道往九份老街
《12:44》輕便路、基山街叉路,取右緩上進入基山街
《12:50》進入人潮擁擠的九份老街,遊客眾多,一如台北熱鬧的夜市。午餐,到處吃吃喝喝,心滿意足後至九份隔頂站,搭上基隆客運往瑞芳火車站回台北
行程照片:
↑-《09:38》搭乘火車至猴硐火車站,出站後先參觀一下車站旁瑞三礦業的舊建築,牆上「產煤裕國」 四個大字映入眼簾。侯硐礦業全盛時期,全鎮礦工高達1600人,產量佔全台十分之一,創造出令人稱道的「黑金」傳奇,如今這破舊的廠房,殘垣斷壁,徒留礦區殘垣供後人憑弔
↑-《10:11》「粗坑口」站,路口有弓橋社區大石,位於北37鄉道2K處,小粗坑古道登山口位於右側的小產道,入口設立解說牌。整裝後隨即出發,取右循水泥小產道往上,產道不長,建議開車者停入口即可
↑-《10:16》小粗坑古道起點 (H130m),水泥路面終止處,設立解說牌,標示清楚
↑-《10:18》綠色鐵橋,往左過溪,下方小粗坑溪溪水聲淙淙
↑- 稍後再遇鐵橋,回到溪右續前行
↑- 石樸的山徑彎延而上,別水而去
↑-《10:23》土地公廟叉路,直行往九份頌德公園1950公尺,右往土地公廟70公尺,先取右參觀一下再回
↑-《10:25》福德宮,石砌的小土地公廟,昭和8年(1933)建造的土地廟完好如初,屋頂上雕有雙龍搶珠,廟門一副對聯寫著:「福聚小坑欣位正,德孚厚利印靈神」。曾是採礦戶的信仰中心,隱約透露此地輝煌的採金歲月
↑-《10:28》退回叉路口續前行,漸入森林,石苔青樸,前方有一座水泥平台,是以前的掏金廠房水車間
↑-《10:29》通過木橋越溪而過,小粗坑溪又在此與古道交會,溪水清澈且冰涼,休息片刻,感受這沁涼溪水
↑-《10:32》續行,古道暫別小粗坑溪,古樸石階呈轉折弧形狀,呈之字型往上走,進入小粗坑古道的精華段
↑- 堆疊的駁坎、斷壁殘牆被青苔侵蝕,經過百年焠鍊仍舊屹立不搖
↑- 山林中翠綠蒼鬱,循著樸拙帶著青痕的石階一路向上
↑-《10:44》坡度稍緩,凸凹隆宕的泥石山徑,其間摻雜著舊古石階,續行向上
↑-《10:46》電線桿十字路口 (H300m) ,左往粗坑口山眺望台100公尺、小粗坑分班遺址,右往小粗坑聚落中唯一仍有人住的民宅,直行往九份頌德公園1650公尺。已抵達小粗坑聚落,先取左登頂粗坑口山再回
↑- 小粗坑聚落,處處可見斷垣殘壁錯落於草叢樹林間
↑-《10:49》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又稱小山國小。廢棄的小學,荒煙漫草散落其中,四周一片死寂
↑- 樹上懸下一座盪鞦韆,腐朽孤寂垂懸,看盡繁華起落
↑- 附近盡是殘屋廢垣、殘壁無數,小粗坑繁華己成空
↑- 續行,水平繞往粗坑口山,循階梯往右上
↑-《10:53》第二座福德宮,古老石砌小土地公廟,屋頂長滿苔蘚。沿廟旁小徑續行往粗坑口山
↑-《10:56》粗坑口山,海拔305公尺,設有觀景眺望平台,「台陽63號基石」位於觀景台前,台陽礦業為礦業鉅子顏雲年所開,可見其事業版圖連山區測量也有觸及
↑- 觀景台可從間隙遙望遠方,展望極佳,眺望瑞芳地區,對面三爪坑山迎目相望,俯瞰基隆河迂迴山澗,右下員山子分洪處清晰可見
↑-《11:08》原路退回,回到電線桿十字路口,續上行
↑-《11:11》叉路,位於石階右側石厝旁,右往銀絲瀑布、山腰古道往大粗坑聚落,續沿古樸石階直行,突然下起大雨,撐傘續行
↑-《11:21》山神廟 (H398m),西元1949年設置,是聚落礦工的重要信仰,也是登山客在此休息敬拜的中繼站。在此休息泡茶,兼躲雨
↑- 採金人相信山裡的一切都是山神所賜給的,開採前須先擲杯同意,廟身的兩側刻著「山貯黃金歸大德,神留至寶濟群黎」下了最佳的歷史注解
↑-《12:00》十字路口,位於粗坑口山支稜附近,右上山路循稜往小粗坑山、大粗坑山,左下山路循稜往粗坑口山,直行仍是寬大的古道緩上,直行
↑-《12:07》小粗坑古道越嶺處,叉路,右往小粗坑峰頂110公尺,直下往九份頌德公園480公尺,取右登頂再回,登頂路徑為芒草山路,路窄狹小,有些濕滑,褲管全濕
↑-《12:10》小粗坑山,海拔485公尺,台陽62號基石。續行的山路可往大粗坑山約40分。山頂有絕佳的視野展望,可惜今日霧茫茫
↑-《12:14》回到古道越嶺點,續循寬大古道緩下,一片霧茫茫,不然此處也是展望絕佳之地
↑- 寬大路徑設有木框碎石階梯,步道缺乏林蔭遮蔽
↑-《12:18》叉路,直行往琉榔古道,為經過電塔的保線路,右往九份頌德公園430公尺,取右下。稍後出現木棧、枕木步道一路往下
↑-《12:33》涼亭,叉路,直行與左下都可往九份頌德公園,續直行,石階步道往下,眺望九份地區
↑-《12:41》小粗坑古道入口,位於頌德公園邊,往猴硐2530公尺。頌德公園立有歌頌台陽礦物事務所創辦人顏雲年功德碑而得名。取右循車道往九份老街
↑-《12:44》輕便路、基山街叉路,取右緩上進入基山街
↑-《12:50》進入人潮擁擠的九份老街,遊客眾多,一如台北熱鬧的夜市。午餐,到處吃吃喝喝,心滿意足後至九份隔頂站,搭上基隆客運往瑞芳火車站回台北
參考資料: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偶爾獨步山林間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