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簡介:
南勢角山,又名烘爐地及風(烘)爐塞山,海拔302公尺,設有三等三角點六五四號,為台灣小百岳之一。南勢角山位於中和市南緣與新店市的交界處,是天上山列延伸最東端的山頭,山頂平坦開闊,展望良好,俯視台北盆地,大漢、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烘爐地更是大台北地區觀看夜景的著名地,並有許多的寺廟,成為信徒們朝山的旅遊聖地。
2009台北縣登山健行官方網站:http://www.1783.tw/
行程記錄:
《08:40》騎車走106縣道,過秀朗大橋至中和景平路續行,左轉安樂路再左接興南路一段往山區前進,過北二高橋洞後左側有叉路為興南路2段399巷,車道蜿蜒而上,可直達烘爐地停車場。今天參加2009台北縣登山健行節的活動,熱鬧非凡,先在北二高橋下集合報到,並領取登山護照,在此還巧遇啄木鳥大哥大嫂
《08:55》展開拳擊有氧表演,健康活力元氣暖場。縣長上台致詞後,正式鳴槍,象徵活動正式起步,民眾共同齊步向前循車道往烘爐地停車場前進,遠方可見高大的土地公像立於山上,目標顯著
《09:24》登山步道口,石階步道位於福南宮過後約40公尺路右,往烘爐地約1900公尺。由寬大老舊的石階向上
《09:30》穿越觀音寺車道,步道不時與車道貼近或穿越。在此有搖呼拉圈領贈品的活動,人潮眾多,不想排隊,穿越車道續行步道向上
《09:39》南山福祿橋,步道高架通過車道,稍後步道過「萬壽門」牌樓後轉陡,在此巧遇Mei與廷宇小弟,人生何處不相逢
《09:45》烘爐地停車場,也是烘爐地公車站,抵達活動終點。滿滿排隊的人潮領取活動T恤,前有龐大土地公像,高一○九台尺(約三十三公尺〉,全台最大,也是烘爐地的地標。平台展望很好,可以遠望台北盆地。今天人潮還真是多,排了30分鐘才領到活動T恤....
《10:20》續行,從超大土地公像右側寬大步道向上,步道頗陡,往南山福德宮
《10:30》南山福德宮,香火鼎盛遠近馳名,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36年),距今已有兩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為漳州移民呂德進拓墾南勢角時所建,廟內供奉福德正神、 關聖帝君等諸神,是全台罕見二十四小時開放的正廟,求財、求平安人潮不斷,廟裡有一尊較小型的土地公像,許多人都會摸摸祂手上的金元寶,求財者「大錢換小錢」,把小錢當「錢母」帶回祈求一整年招財進寶。或是土地公的白鬍子,希望能藉此帶來福運
《10:35》續行,從廟右金爐處的步道繞往廟後,步道上有2009新設置的拓印木樁「三」字
《10:38》大水塔步道口 (H250m),有中和南山福德宮登山步道圖,石階步道陡上
《10:42》接上南勢角山稜線步道,叉路,左往華夏工專,右往南勢角山,取右登頂,沿途是起伏不大的原始土徑緩上
《10:47》南勢角山,又名烘爐地及風(烘)爐塞山,海拔302公尺,設有三等三角點六五四號,為台灣小百岳之一。南勢角山位於中和市南緣與新店市的交界處,是天上山列延伸最東端的山頭,山頂平坦開闊,展望良好,俯視台北盆地,大漢、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烘爐地更是大台北地區觀看夜景的著名地,並有許多的寺廟,成為信徒們朝山的旅遊聖地
《11:17》原路下山,先回到南山福德宮,再回到烘爐地停車場上方平台,廣場上有擲骰比大小拿贈品的遊戲,在此等候抽獎活動的開始
《12:10》抽獎結束,只有11個獎項,當然是槓龜。不過志在參加不在得獎,有領活動T恤也不錯,途中還遇到山友,值得值得。稍後與啄木鳥大哥大嫂、Mei與廷宇小弟道別後,獨自展開自己的行程
《12:25》回到南山福德宮,左側有攤販區,先解決民生問題,填飽五臟廟,飽餐一頓
《12:42》再次由大水塔步道口 (H250m),石階步道陡上
《12:46》叉路,左往華夏工專,右往南勢角山,改取左往華夏工專、新店方向,階梯平緩向下
《12:48》步道叉路,左往南山福德宮,附近是個「好地方」休息區涼亭,續前行
《12:52》遇叉路,十字路口,旁有不銹鋼休息椅,左右均有岔路,左往稜線山腰步道,右不詳,續直走下行
《12:55》遇叉路,右小徑不知去向,續取左下行
《12:58》遇叉路,右下通往新店(柴埕路60巷底附近),續前行
《13:04》步道叉路,有兩根電線桿,烘爐幹46,前方路口有座涼亭,直行上光明頂,循主稜續往外挖子山;右側的枕木步道往登柴埕尖。取右,改循支稜而行
《13:05》叉路,左枕木步道下稜往外挖子山,續直行稜線山路往柴埕尖
《13:08》白雲亭,位於右側,續行支稜,起伏稍大,但路況依舊不錯,稍後經過避雨亭
《13:16》鞍部叉路,右路可下往柴埕路60巷,續前行山路往左繞行,有小段的攀繩陡上,經過電塔034,續往上約20公尺即登頂
《13:21》柴埕尖,海拔190公尺,位於台北縣新店市安坑地區,山頂無基點、無標示,只有塊大石頭,樹林間無展望,續行往新店市安坑柴埕路60巷,但路況較差,登頂後原路折返
《13:40》回到《13:04》步道叉路口,路口有座涼亭,取右上光明頂,循主稜續往外挖子山
《13:42》光明頂,海拔235公尺,位於台北縣中和市南勢角山區,山頂有石塊及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基石,視野佳,可俯瞰北二高、眺望觀音山和大屯山。休息後續前行
《13:50》球藝亭,於此可打羽球,附近有多處早覺會涼亭,有時會傳出卡拉OK的歌聲,市區郊山的一大特色與文化
《13:56》遊戲場休息區,展望極佳,俯瞰新店安和路附近,休息
《14:00》接水泥小徑,續直行往外挖子山,稍後接石階步道陡下
《14:05》叉路,左為腰繞步道往南勢角山,右往華新街,取右
《14:07》華新街登山口,步道穿越產道,產道左下往華夏技術學院,續行步道往外挖子山,上稜線展望極佳,俯瞰中和地區
《14:17》叉路,左下不知往哪,續直行沿棱而行,稍後穿越電塔038續行,主稜步道平緩好走
《14:21》主稜叉路,直行往外挖子山約30公尺,左下往中和景新街,直行登頂再回
《14:23》外挖子山,海拔113公尺,北水三角24號,山頂無展望,無路可前進,原路返回
《14:30》回到主稜叉路,取右下往中和景新街,步道陡下
《14:33》叉路,左腰繞往華新街,右往中和景新街,取右
《14:35》忠孝街10巷叉路,左下往忠孝街,附近有涼棚,續直行往中和景新街
《14:39》舖著地毯的空地,叉路,直行往忠孝街名家社區,右往往中和景新街,取右
《14:41》電塔039,位於小山頭上,續行緩下,沿途多菜園
《14:41》外挖子山登山口,位於中和新店交界處,左往景新街右往安和路,入口有步道導覽圖,步道稱為「烘爐地越嶺步道」。取左往景新街撘乘670號公車回到興南路2段399巷口的總站,取車返家
行程照片:
↑-《08:40》騎車走106縣道,過秀朗大橋至中和景平路續行,左轉安樂路再左接興南路一段往山區前進,過北二高橋洞後左側有叉路為興南路2段399巷,車道蜿蜒而上,可直達烘爐地停車場。今天參加2009台北縣登山健行節的活動,熱鬧非凡,先在北二高橋下集合報到,並領取登山護照,在此還巧遇啄木鳥大哥大嫂
↑-《08:55》展開拳擊有氧表演,健康活力元氣暖場
↑- 周錫瑋縣長上台致詞
↑- 正式鳴槍,象徵活動正式起步,民眾共同齊步向前循車道往烘爐地停車場前進
↑-《09:24》登山步道口,石階步道位於福南宮過後約40公尺路右
↑- 往烘爐地約1900公尺。由寬大老舊的石階向上
↑-《09:30》穿越觀音寺車道,步道不時與車道貼近或穿越。在此有搖呼拉圈領贈品的活動,人潮眾多,不想排隊,穿越車道續行步道向上
↑-《09:39》南山福祿橋,步道高架通過車道,稍後步道過「萬壽門」牌樓後轉陡,在此巧遇Mei與廷宇小弟,人生何處不相逢
↑-《09:45》烘爐地停車場,也是烘爐地公車站,抵達活動終點。滿滿排隊的人潮領取活動T恤,前有龐大土地公像,高一○九台尺(約三十三公尺〉,全台最大,也是烘爐地的地標
↑- 今天人潮還真是多,排了30分鐘才領到活動T恤....
↑-《10:20》續行,從超大土地公像右側寬大步道向上,步道頗陡,往南山福德宮
↑-《10:30》南山福德宮,香火鼎盛遠近馳名,創建於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36年),距今已有兩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為漳州移民呂德進拓墾南勢角時所建,廟內供奉福德正神、 關聖帝君等諸神,是全台罕見二十四小時開放的正廟,求財、求平安人潮不斷
↑- 廟裡有一尊較小型的土地公像,許多人都會摸摸祂手上的金元寶,求財者「大錢換小錢」,把小錢當「錢母」帶回祈求一整年招財進寶。或是土地公的白鬍子,希望能藉此帶來福運
↑-《10:35》續行,從廟右金爐處的步道繞往廟後
↑- 步道上有2009新設置的拓印木樁「三」字
↑-《10:38》大水塔步道口 (H250m),有中和南山福德宮登山步道圖,石階步道陡上
↑- 取右登頂,沿途是起伏不大的原始土徑緩上
↑-《10:47》南勢角山,又名烘爐地及風(烘)爐塞山,海拔302公尺,設有三等三角點六五四號,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 南勢角山位於中和市南緣與新店市的交界處,是天上山列延伸最東端的山頭,山頂平坦開闊,展望良好,俯視台北盆地,大漢、新店二溪;遠眺觀音、大屯火山群及淡水出海口,烘爐地更是大台北地區觀看夜景的著名地,並有許多的寺廟,成為信徒們朝山的旅遊聖地
↑- 南勢角山平坦開闊,展望良好,可惜今日天色霧茫茫
↑-《11:17》原路下山,先回到南山福德宮,再回到烘爐地停車場上方平台,廣場上有擲骰比大小拿贈品的遊戲,在此等候抽獎活動的開始
↑-《12:10》抽獎結束,只有11個獎項,當然是槓龜。不過志在參加不在得獎,有領活動T恤也不錯,途中還遇到山友,值得值得
→ - 稍後與啄木鳥大哥大嫂、Mei與廷宇小弟道別後,獨自展開自己的行程
↑-《12:25》回到南山福德宮,左側有攤販區,先解決民生問題,填飽五臟廟,飽餐一頓
↑-《12:46》取左往華夏工專、新店方向,階梯平緩向下
↑-《13:04》步道叉路,前方路口有座涼亭,直行上光明頂,循主稜續往外挖子山;右側的枕木步道往登柴埕尖。取右,改循支稜而行
↑-《13:05》叉路,左枕木步道下稜往外挖子山,續直行稜線山路往柴埕尖
↑- 續前行山路往左繞行,有小段的攀繩陡上
↑-《13:21》柴埕尖,海拔190公尺,位於台北縣新店市安坑地區,山頂無基點、無標示,只有塊大石頭,樹林間無展望,續行往新店市安坑柴埕路60巷,但路況較差,登頂後原路折返
↑-《13:42》光明頂,海拔235公尺,位於台北縣中和市南勢角山區,山頂有石塊及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基石,視野佳,可俯瞰北二高、眺望觀音山和大屯山。休息後續前行
↑- 光明頂 - 台北縣政府四等控制點基石
↑-《13:50》球藝亭,於此可打羽球,附近有多處早覺會涼亭,有時會傳出卡拉OK的歌聲,市區郊山的一大特色與文化
↑-《14:07》華新街登山口,步道穿越產道,產道左下往華夏技術學院,續行步道往外挖子山
↑- 上稜線展望極佳,俯瞰中和地區
↑-《14:23》外挖子山,海拔113公尺,北水三角24號,山頂無展望,無路可前進,原路返回
↑-《14:35》忠孝街10巷叉路,左下往忠孝街,附近有涼棚,續直行往中和景新街
↑-《14:41》外挖子山登山口,位於中和新店交界處,左往景新街,右往安和路,入口有步道導覽圖
↑- 步道稱為「烘爐地越嶺步道」,取左往景新街撘乘670號公車回到興南路2段399巷口的總站,取車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