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夫婦山,海拔1870公尺,二等三角點No.1534,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北橫公路雪霧鬧部落,是雪山山脈主脊巴博庫魯山西稜至拉拉山稜西南延伸的二尖禿山峰,屬陡峭山壁,高度亦為「復興三尖」之首,其他兩尖為復興尖山(H1852m),及那結山(H1520m)。
夫婦山是由兩座緊鄰的尖峰組成,遠望好似夫婦相對得名,兩者隔著鞍部,比鄰並排,在雲端依畏永不分離,猶如夫妻攜手而立,遠望極為顯眼,較矮的是婦山,海拔1780公尺,較高的是有二等三角點的夫山,海拔1870公尺,山頂展望極佳。
拉拉山,又名達觀山,海拔20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65,位於桃園縣復興鄉與台北縣鳥來鄉和交界處,山頂上有一座中央氣象局自動氣象及雨量遙測系統以及一根又高又粗並且包著鐵皮的電線桿,高高的鐵柱設有太陽能板。
拉拉山在泰雅族語裡,是「美麗」的意思,範圍涵蓋北橫巴陵附近山區,林相當豐富,並擁有全台灣面積最大的紅檜森林,有人說這裡是「北臺灣氧氣最多的地方」,並成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 加以規範與保護。
活動主辦:
台北縣野外育樂協會 - 達觀山系五路會師
(一) 塔曼山主線:由水塔登山口起程,登塔曼山後下稜線至雨量計景觀坪
(二) 福巴越嶺線:由烏來鄉福山起登,走福巴越嶺古道至雨量計景觀坪
(三) 夫拉線:由雪霧鬧登夫婦山、拉拉山下稜線至雨量計景觀坪
(四) 南魯拉線:由小烏來登南插天山、魯培山、拉拉山後下稜線至雨量計景觀坪
(五) 巴魔塔線:宜蘭明池→巴博庫魯山→玫瑰西魔山→塔曼山→雨量計景觀坪
夫拉線領隊: 洪典模、莊志成 (全隊共20人)
登山地圖:登山補給站 - 雪霧鬧-夫婦山-拉拉山-上巴陵連走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4611
行程記錄:
《06:40》於健保大樓集合完畢,搭乘小巴出發,北二高→下三峽交流道→接台三線25K→26K接台七乙線0K→14.45K接台7線(北橫)12K→北橫之星(27K) 休息10分鐘→續行台7線至31K處,隧道口前左轉往雪霧鬧部落,產道蜿蜒而下,至大漢溪底過橋,然後一路爬升,取主線產道而行至終點,中巴以下可通行
《09:09》夫婦山登山口停車處 (H1390m),位於北橫雪霧鬧產道最高點路底的雅渡農場,附近有大空地,全體下車整裝
《09:14》出發,循土路車道往前,平緩好走,其實仍可行車一小段至登山口,但以高底盤車輛為優先
《09:20》夫婦山登山口 (H1425m),附近有一大片開墾地,展望極佳,遠眺低陸山、雪白山區,景色極美。由登山口出發,陡上轉入林蔭山徑
《09:25》沿途大都走在森林裡,路況佳,中途有些陡坡,稜線山徑沿途有許多廢棄的鳥網
《09:34》展望點,眺望夫婦山西峰,遠眺那結山,俯瞰雪霧鬧山區,遠至大溪桃園清晰可見;遠眺低陸山、雪白山區;遠眺望南插天山、魯培山,天氣真好,展望無敵
《09:35》續行,山徑沿途有不少巨木,以及扭腰交錯的杜鵑灌木,一路在細箭竹與杜鵑灌木林中穿梭陡上
《10:19》婦山,海拔1780公尺,無基石,且無標示牌,樹林間展望不佳,唯有一偶可遠眺南湖大山方向,山頂樹蔭濃密是個休息的好地點,續行往夫山約50分鐘
《10:21》續行,陡下箭竹林進入森氏杜鵑林,偶爾需拉繩輔助及穿越巨大倒木。由婦山到夫山需走V字形路線,急陡下約80公尺,再急陡上約170公尺,即可登頂夫山
《10:32》鞍部 (H1690m),再急陡上約170公尺,即可登頂夫山,沿途細箭竹林間陡升
《10:39》稜肩展望點,回眺婦山,在藍空下,山型峻峭;一棵杉木聳立於上山視線上,遠眺對面的魯培山與南插天山
《10:41》續行往夫山,途中有幾段岩壁,攀繩陡上,不愧為復興三尖之首
《10:59》夫婦山之夫山,海拔1870公尺,二等三角點No.1534,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北橫公路雪霧鬧部落,屬拉拉山山稜西延二尖起山峰,高度亦為「復興三尖」之首。山頂展望極佳,眺望南插天山、魯培山、拉拉山;遙望大桃園地區,在此休息賞景、拍照及午餐
《11:32》續行往拉拉山約180分,起初路況佳,沿途在平緩的杜鵑林中穿梭緩下,路面舖滿落葉
《11:46》叉路口,樹幹釘有紅色指示牌,直往卡拉橋 (傳統登夫婦山路線)、卡拉部落及上巴陵部落,左往拉拉山 (警語:沿途路徑請多加確認),取左而下
《11:47》一路在雜木林中緩下,路況稍微轉差,沿途山徑有許多成群的「穗花蛇菰」,坊間傳言蛇菰浸泡成藥酒飲用,具有壯陽的效果,但無醫學根據
《12:15》空地,可搭一頂4人帳,有取火餘燼
《12:20》濃密的山徑依舊殘留廢棄的鳥網
《12:30》夫婦拉拉兩山鞍部區,席地而坐休息10分鐘,午後開始漸漸起霧
《12:40》續行,開始緩上,雜木林中穿梭,跟緊登山路條,途中殘留被盜伐的巨大紅檜巨木
《13:03》沿途不斷出現大型枯朽長苔之樹頭及巨木,越接近拉拉山越密集,杜鵑灌木則夾雜其間,細箭竹也越來越多
《13:37》巨木,樹幹上有大樹瘤,在此休息10分鐘後再出發
《13:46》續行,箭竹林開始密集,箭竹高聳與人臉等高,看不到路,有如在箭竹海中泳渡
《14:21》「加油哦!拉拉山基點快到了」紅色牌子,心情為之振奮
《14:22》接近拉拉山頂,看見正在轉換顏色中的山毛櫸,美景令人感動
《14:30》拉拉山,又名達觀山,海拔20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65,位於桃園縣復興鄉與台北縣鳥來鄉和交界處,山頂上有一座中央氣象局自動氣象及雨量遙測系統以及一根又高又粗並且包著鐵皮的電線桿,高高的鐵柱設有太陽能板。山頂視野被周圍的樹木阻擋,在此休息拍照
《14:42》續循稜而下行,往上巴陵出發,一覽山毛櫸色彩繽紛的秋景,橘紅的、火樣的山毛櫸樹葉宛如烈火般熊熊燃燒起來,將整個山林染成一片金黃,仰頭看透光的黃葉,情不自禁再照幾張,真是不虛此行
《14:46》叉路,樹幹釘有紅色指示牌,左往魯培山、南插天山 (警語:縱走路線沿途獵徑、叉路多,請詳加確認並勿單獨前往),直行往巴福越嶺古道、達觀山神木區,取直行,沿途金黃的山毛櫸,將山林點綴得五彩繽紛,彩繪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14:59》山毛櫸營地,左邊是三顆聚集在一起的山毛櫸,其中兩顆非常的巨大,推估樹齡應有數百年之久,樹型優美,孤傲挺拔在在拉拉山上。堪稱國寶級的臺灣山毛櫸,又名臺灣水青岡,為冰河時期殘留台灣的孓遺植物
《15:01》續行,初緩下後轉為陡下,巨木林立,山徑較前陰濕,一路極陡下
《15:36》拉拉山登山口,福巴越嶺古道13.8K處,左往福山吊橋約3.5小時,右往達觀山神木區、上巴陵,休息
《15:42》續行福巴越嶺古道往達觀山神木區,坡度平緩,路寬好走,真不愧為國家級步道
《15:57》雨量計景觀坪,位於古道14.8K處,為福巴越嶺古道的最高點,海拔1720公尺,也是塔曼山和拉拉山之間的鞍部,有一氣象局自動監測站,腹地開闊,為此行的會師地點。福巴線最先來到,再來是塔曼山主線,都已在此等候多時,而我們夫拉線第三,南魯拉線與巴魔塔線還有一段距離,在此休息等候,享用主辦單位提供的熱茶 (南魯拉線第四,巴魔塔線第五)
《16:36》五路會師終於到齊,在此合影留念,出發續行往達觀山神木區
《16:40》塔曼山登山口,左上循稜可登塔曼山,續直行往達觀山神木區
《16:44》巨木整棵倒臥於古道上,樹幹巨粗,被挖成樹洞,供人通行,也是古道的路標之一
《17:09》木柵欄,福巴越嶺古道17K處,亦為巴福越嶺的起點,出木柵欄進入達觀山神木區,天色已昏暗
《17:10》循「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的步道沿線下山,林務局有編號命名及解說的巨木共有24棵神木。天色昏暗已無法細覽,快步前行,空氣中洋溢著森林芬多精的芳香
《17:29》拉拉山巨木群步道入口,出木柵欄,有座生態教育館,位於車道終點,只有小車則不受限制可直接抵達拉拉山生態教育館旁的停車場。在此休息上廁所
《17:35》續行,戴起頭燈啟程,需步行2.8公里的柏油林道下山,一般中型巴士僅能停在達觀山入山口鐵柵門
《18:15》出達觀山入山口鐵柵門,桃116道16K處終點,中大型巴士停車場,整裝後上車,一天的疲累終於告一段落
《18:36》慶功宴,桃園縣復興鄉華陵村神木路189-1號「峻林渡假農場」享用晚餐,與一百多位山友一起慶功聚餐,為這次的五路會師畫上完美的句點
↑-《09:09》夫婦山登山口停車處 (H1390m),位於北橫雪霧鬧產道最高點路底的雅渡農場,附近有大空地,全體下車整裝
↑-《09:14》出發,循土路車道往前,平緩好走,其實仍可行車一小段至登山口,但以高底盤車輛為優先
↑-《09:20》夫婦山登山口 (H1425m),附近有一大片開墾地,展望極佳,遠眺低陸山、雪白山區,景色極美
↑- 由登山口出發,陡上轉入林蔭山徑
↑-《09:25》沿途大都走在森林裡,路況佳,中途有些陡坡,稜線山徑沿途有許多廢棄的鳥網
↑-《09:34》展望點,遠眺望南插天山、魯培山,天氣真好,展望無敵
↑- 展望點眺望夫婦山西峰,遠眺那結山,俯瞰雪霧鬧山區,遠至大溪桃園清晰可見
↑- 展望點眺望遠眺低陸山、雪白山區
↑-《09:35》續行,山徑沿途有不少巨木,以及扭腰交錯的杜鵑灌木,一路在細箭竹與杜鵑灌木林中穿梭陡上
↑-《10:19》婦山,海拔1780公尺,無基石,且無標示牌,樹林間展望不佳,唯有一偶可遠眺南湖大山方向,山頂樹蔭濃密是個休息的好地點,續行往夫山約50分鐘
↑-《10:21》續行,陡下箭竹林進入森氏杜鵑林,偶爾需拉繩輔助及穿越巨大倒木。由婦山到夫山需走V字形路線,急陡下約80公尺,再急陡上約170公尺,即可登頂夫山
↑-《10:39》稜肩展望點,回眺婦山,在藍空下,山型峻峭
↑- 一棵杉木聳立於上山視線上,遠眺對面的魯培山與南插天山
↑-《10:41》續行往夫山,途中有幾段岩壁,攀繩陡上,不愧為復興三尖之首
↑- 夫婦山之夫山,海拔1870公尺,二等三角點No.1534,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北橫公路雪霧鬧部落,屬拉拉山山稜西延二尖起山峰,高度亦為「復興三尖」之首
↑- 夫婦山頂展望極佳,眺望南插天山、魯培山
↑- 夫婦山遠眺南插天山(左)、拉拉山 (右)
↑-《11:32》續行往拉拉山約180分,起初路況佳,在平緩的杜鵑林中穿梭緩下,路面舖滿落葉
↑-《11:46》叉路口,樹幹釘有紅色指示牌,直往卡拉橋 (傳統登夫婦山路線)、卡拉部落及上巴陵部落,左往拉拉山 (警語:沿途路徑請多加確認),取左而下
↑- 《11:47》一路在雜木林中緩下,路況稍微轉差,沿途山徑有許多成群的「穗花蛇菰」,坊間傳言蛇菰浸泡成藥酒飲用,具有壯陽的效果,但無醫學根據
↑-《12:15》空地,可搭一頂4人帳,有取火餘燼
↑-《12:20》濃密的山徑依舊殘留廢棄的鳥網
↑-《12:40》過鞍部後續行,開始緩上,雜木林中穿梭,跟緊登山路條,途中殘留被盜伐的巨大紅檜巨木
↑-《13:03》沿途不斷出現大型枯朽長苔之樹頭及巨木,越接近拉拉山越密集,杜鵑灌木則夾雜其間,細箭竹也越來越多
↑-《13:37》巨木,樹幹上有大樹瘤,在此休息10分鐘後再出發
↑-《13:46》續行,箭竹林開始密集,箭竹高聳與人臉等高,看不到路
↑- 山徑有如在箭竹海中泳渡
↑-《14:21》「加油哦!拉拉山基點快到了」紅色牌子,心情為之振奮
↑-《14:22》接近拉拉山頂,看見正在轉換顏色中的山毛櫸,美景令人感動
↑-《14:30》拉拉山,又名達觀山,海拔2031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65,位於桃園縣復興鄉與台北縣鳥來鄉和交界處,山頂上有一座中央氣象局自動氣象及雨量遙測系統以及一根又高又粗並且包著鐵皮的電線桿,高高的鐵柱設有太陽能板。山頂視野被周圍的樹木阻擋,在此休息拍照
↑-《14:42》續循稜而下行,往上巴陵出發,一覽山毛櫸色彩繽紛的秋景
↑- 橘紅的、火樣的山毛櫸樹葉宛如烈火般熊熊燃燒起來,將整個山林染成一片金黃
↑- 仰頭看透光的黃葉,情不自禁再照幾張,真是不虛此行
↑- 沿途金黃的山毛櫸,將山林點綴得五彩繽紛,彩繪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14:59》山毛櫸營地,左邊是三顆聚集在一起的山毛櫸,其中兩顆非常的巨大,推估樹齡應有數百年之久,樹型優美,孤傲挺拔在在拉拉山上
↑- 堪稱國寶級的臺灣山毛櫸,又名臺灣水青岡,為冰河時期殘留台灣的孓遺植物
↑-《15:01》續行,初緩下後轉為陡下,巨木林立,山徑較前陰濕,一路極陡下
↑-《15:36》拉拉山登山口,福巴越嶺古道13.8K處,左往福山吊橋約3.5小時,右往達觀山神木區、上巴陵,休息
↑-《15:42》續行福巴越嶺古道往達觀山神木區,坡度平緩,路寬好走,真不愧為國家級步道
↑-《15:57》雨量計景觀坪,位於古道14.8K處,為福巴越嶺古道的最高點,海拔1720公尺,也是塔曼山和拉拉山之間的鞍部,有一氣象局自動監測站,腹地開闊,為此行的會師地點。福巴線最先來到,再來是塔曼山主線,都已在此等候多時,而我們夫拉線第三,南魯拉線與巴魔塔線還有一段距離,在此休息等候,享用主辦單位提供的熱茶 (南魯拉線第四,巴魔塔線第五)
↑-《16:36》五路會師終於到齊,在此合影留念,出發續行往達觀山神木區
↑-《16:40》塔曼山登山口,左上循稜可登塔曼山,續直行往達觀山神木區
↑-《16:44》巨木整棵倒臥於古道上,樹幹巨粗,被挖成樹洞,供人通行,也是古道的路標之一
↑-《17:10》循「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的步道沿線下山,林務局有編號命名及解說的巨木共有24棵神木。天色昏暗已無法細覽,快步前行,空氣中洋溢著森林芬多精的芳香
↑-《17:29》拉拉山巨木群步道入口,出木柵欄,有座生態教育館,位於車道終點,只有小車則不受限制可直接抵達拉拉山生態教育館旁的停車場。在此休息上廁所
↑-《18:15》出達觀山入山口鐵柵門,桃116道16K處終點,中大型巴士停車場,整裝後上車,一天的疲累終於告一段落
↑-《18:36》慶功宴,桃園縣復興鄉華陵村神木路189-1號「峻林渡假農場」享用晚餐
↑- 與一百多位山友一起慶功聚餐,為這次的五路會師畫上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