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介紹:
台北縣平溪鄉的山區有一大特色,就是常有巨大的岩層與石塊,因此山形特別壯麗,有不少尖峰狀的著名山峰,其中較著名的就有號稱平溪三尖的「峰頭尖」,石筍尖與薯榔尖。
峰頭尖,是平溪三尖中最難爬的一座,山頂有樹林遮蔽,展望卻遠不如石筍尖及薯榔尖,然而爬峰頭尖美好的體驗及回味,反而是登頂的過程。從瓜寮坑一路攀爬岩稜過來,一尖又一尖,上下又上下,稜線瘦狹,峰峰相連,挑戰及刺激的程度,比起筆架山,有過之而無不及。
峰頭尖標高609公尺,是平溪鄉與石碇鄉的交界處,位於菁桐坑之南,與薯榔尖、石筍尖遙遙相對,形成三足鼎立,然路程遙遠,連綿山稜走來極為吃力,從西邊的主峰到東邊的東峰,共有十餘個大小山頭,由一條完整的陵線連接起來。縱走其上,忽高忽低,有懸崖絕壁,有突峰陡坡,有奇特的巨石,也有如皇帝殿一般的險窄石徑。
一般登山客大都自菁桐的白石腳直接上登峰頭尖,然後原路下山,或往東沿陵線走幾個山頭,遇叉路轉北下經九龍山、石燭尖下平溪,也可以從石碇的藤寮坑攀登,在藤寮坑產業道路開通後,從藤寮坑沿著溪畔的產業道路入山,從峰頭尖的南麓登山口攀登。
行程人員:Muse姊、酸莓
行程記錄:
↑-《09:28》平溪國中對面登山步道口 (106縣道61.6K),路旁有東勢格越嶺步道路線圖,從登山口之字型石階向上起登
↑-《09:30》步道叉路,左陡上往慈母嶺、中央尖、孝子山,右水平往石燭尖,路旁有指標,取右
↑-《09:33》步道接近瓜寮坑溪,又稱為「瓜寮坑溪步道」,可經過附近農家古厝及田園,沿途有小水管與山徑平行,這條步道是東勢格地區居民以前去平溪的舊路,後稱「東勢格越嶺古道」
↑-《09:35》步道旁綠竹迎人,小徑著繞著山麓平緩前進,走於翠綠的林蔭之中
↑-《09:40》小徑直抵瓜寮坑溪溪岸,有築堤阻擋溪水的小水壩,叉路,左陡上往東勢格古道的舊台車碎石子路,右過水壩往石燭尖,取右
↑-《09:47》瓜寮坑溪築堤阻擋溪水成潭,有碧綠的潭水,很多小魚在水中游
↑-《09:52》沿瓜寮坑溪上游前行,右側有一條瘦窄的石徑階梯直上,石階周圍有大菁植物,取右
↑-《09:55》石階上方眼前出現巨岩壁,巨岩壁下方有三個人為開鑿過的大石洞,很特別
↑-《09:57》從巨岩壁下方繞上,有鑿好的階梯,最後與岩稜路相接,直達石燭尖
↑-《10:06》巨石瘦窄稜線,攀繩向上,有些刺激,有五寮尖的感覺,站在巨石稜線上可俯瞰慈母峰下方的垂直石階
↑-《10:15》過了石稜再上一石稜,抵達石燭尖,登頂處實際上是石燭尖旁的岩頂,前方陡峭尖山即為石燭尖,岩頂與石燭尖中間隔了一個約10米深的斷崖
↑-《10:16》石燭尖旁的岩頂,展望絕佳,眺望薯榔尖(左)、石筍尖(右)...等群峰
↑- 石燭尖,海拔420公尺,石燭矗立,確實是奇岩,獨立成峰並細長尖銳,難以攀上
↑-《10:21》石燭尖旁的岩頂旁有深洞,可攀繩而下,類似茶壺山,但也可循山徑繞至下方,因為那個深洞踏點不多,有危險性,故還是選擇繞至下方
↑-《10:25》石燭尖下方有狹長的巨岩壁,山路從左下通過,續往九龍山前行
↑-《10:33》山路開始循稜上坡,偶有岩稜得攀繩
↑-《11:00》山徑轉為平緩,沿途植物茂盛,綠意盎然
↑-《11:01》九龍山山頂,海拔490公尺,無基石,樹林間無展望,唯一的優點是空地適合休息。
↑-《11:09》過九龍山頂後,為緩下坡,下降至一處鞍部,休息片刻
↑-《11:38》下降至鞍部後,山路轉為連續急陡向上
↑-《11:45》陡上後抵達一處觀景石,爬上去有些危險性,但觀景石上展望絕佳
↑-《11:46》為了看展望,還是小心翼翼站到觀景石上去
↑- 觀景石眺望平溪中央尖,中央尖也是平溪附近尖峭的山峰,鶴立群山之中,山界有不少英雄好漢為中央尖抱屈,認為平溪三尖至少應該包括中央尖。中央尖的高度或峭度完全不輸薯榔尖、石筍尖或峰頭尖
↑- 觀景石上遠眺石筍尖、薯榔尖、石底觀音山。俯瞰平溪地區
↑-《11:57》續前行,山徑繼續陡上
↑-《12:06》叉路,終於接上峰頭尖稜線,左行往瓜寮坑、平溪國中、臭頭山,可順登峰頭尖東峰,右往峰頭尖約70分,(這個70分的時間屬於健腳等級),取右
↑-《12:07》開始走於峰頭尖稜線,展開精彩奇險的稜線路
↑-《12:11》有時走於稜線,有時走於稜線下方的樹林間
↑-《12:22》峰頭尖連稜共有十餘個大小山頭,由一條完整的陵線連接起來,縱走其上,忽高忽低,攀繩陡上不少
↑-《12:42》稜線上也有如皇帝殿一般的險窄石徑,但只要小心謹慎走,其實還不算很危險
↑-《12:43》回望來時路,一路走來上上下下,不知又翻了幾座小峰
↑-《12:52》峰頭尖稜線瘦狹,峰峰相連,像極了筆架連峰的加強版,走來絕對是精采過癮
↑-《13:02》遙遙望見對面有一尖峭的山峰,不知是否就是峰頭尖,但感覺只是其中的尖山頭,到底那個才是峰頭尖?「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13:17》山勢尖陡,岩層裸露,則攀登峰頭尖當然少不了要手腳並用的攀爬一番
↑-《13:20》鞍部叉路,直上往582峰、東勢格產道、峰頭越嶺路、玉桂嶺越嶺路,右往峰頭尖,取右續行
↑-《13:23》沿途欣賞侏儸紀時期古老的蕨類「 雙扇蕨」,又稱為破傘蕨, 撐著二叉分裂的葉片
↑-《13:33》走在稜線上展望絕佳,站在稜線上眺望平溪綿延遠山
↑-《13:38》稜線陡峭處不時出現繩索,一邊臨險壑,小心前行
↑-《13:56》白石腳叉路口,直行往峰頭尖約5~10分,右往白石腳約90分,取直行,右邊是今天的下山路線,能走到這邊真的很開心,離峰頭尖越來越近了
↑-《14:05》最後一段稜線起起伏伏,得攀上攀下,登頂前小段陡上
↑-《14:07》稜線縱走2小時,終於抵達峰頭尖,海拔609公尺,內務局補助三角點,平溪三尖之一
↑-《14:17》山頂有樹林遮蔽,展望卻遠不如石筍尖及薯榔尖,續行主稜山路可下往玉桂嶺登山口
↑-《14:21》與Muse姊姊一起完成平溪三尖,啤酒慶祝!!!
↑-《14:59》回到白石腳叉路口,取左往平溪白石腳下山,約90分鐘的路程
↑-《15:17》山徑陡下,沿著乾溪溝走,高度迅速下降,沿途溪岸有巨石,且植物茂盛,巨樹濃蔭,頗有蠻荒森林的感覺
↑-《15:48》山徑旁出現竹林,續行轉左腰繞過溪流,須注意登山路條前行
↑-《16:01》一處溪澗小水瀑,水質清澈成小潭
↑-《16:02》溪流水質清澈,裡面有很多溪蝦與小魚,在這邊洗把臉,清涼有勁
↑-《16:06》續前行,稍後出現竹園與菜園,並有工寮,沿途亦漸出現拓墾農地
↑-《16:14》路徑漸趨明朗,漸有古道的感覺,沿著溪流旁前進
↑-《16:19》一處溪流蓄水池,有農民引水的水管,在此再休息片刻,玩水摸魚
↑-《16:29》山路從產道路底的彌陀禪寺旁經過,山徑轉為寬大好走,且平緩易行
↑-《16:34》終於抵達下方的民宅處的白石腳峰頭尖登山口,有重見天日的感覺,附近是菜園
↑-《16:41》順著民宅附近的柏油路車道往菁桐車站的方向走,經過一處「白石庭園」(白石腳40號),從菁桐車站往峰頭尖登山口就是經過此然後再左轉產道
↑-《16:45》來到菁桐老街,雖然非假日,但暑假期間還是有些許的人潮,我們尋找一直渴望的剉冰
↑-《16:52》今天真是炎熱的天氣,汗流浹背的走完7小時路程,下山吃碗剉冰,真是人間美味啊!
↑- 峰頭尖地圖 (擷取於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