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jpg

景點介紹:翠峰瀑布位於南磺溪支流松溪主溪段,又因位於紗帽山南側而被名為「紗帽瀑布」,但登山界稱為「翠峰瀑布」。翠峰瀑布的瀑身細長、瀑壁傾斜,具有瀑潭的形式。整個天母古道沿著南礦溪及其支流松溪左岸山腰而築,緊鄰天母古道的松溪除了提供充沛的水量,豐富古道四周的生態環境外,松溪上的翠峰瀑布更可讓行走於古道而稍感疲累的人們感受視覺與心靈的洗滌。

    天母古道,又稱水管路步道,是老少咸宜的登山健行步道,也是台北市民重要的運動休閒據點之一,每逢假日總是吸引不少健行及登山客的踏訪,從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盡頭的入口處至陽明天主堂,全長二點六公里,步行約兩小時,古道沿途林蔭蔽日,山壁潮濕,植物生長茂密,有時遮蔽了整個步道上方,但仍有部份林木稀疏的景點可以俯望紗帽山之間的谷地及梯田景觀,更可以遠眺陽明山系。

    天母古道,並非單指一條步道,實際上它涵蓋了華岡至天母之間的數條步道,其中包括了陽明天主堂至猴洞產業道路的「翠峰步道」,一是沿著南磺溪北岸的「半嶺水圳步道」,以及由雙溪淨水廠至三角埔發電所之間的「水管路步道」。因水管路步道最熱門,一般民眾遂以水管路步道為「天母古道」。論步道歷史,「翠峰步道」的歷史更悠久,遠在日據之前,即為華岡、天母兩地往來的古道。

    天母古道早在日據時代就已經存在,當時是銜接山仔后及天母一帶的便道。魚貨由金山運至山仔后以後,再轉售給台北地區的魚販,最後魚販們經由這條便道將貨物擔運至天母地區。從功能上來看,天母古道是著名「魚路」的後段支線。

    天母古道,位於士林區七星山系西側,海拔高度344公尺,由登山口出發,得先經過上千階石階梯步道,石階旁可見一黑色大水管直通而上,故也稱為水管路步道,係日據時代為引取陽明山湧泉,在此地鋪設水管供給至下游天母地區,於沿途設置便道,即俗稱「水管路」,一路林蔭茂密,景致優美、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翠峰步道,屬於天母古道的後段,由華岡下至南磺溪,沿溪南岸,可接猴洞產業道路,都是翠峰步道的範圍。因水管路步道最熱門,一般民眾遂以水管路步道為「天母古道」。論步道歷史,翠峰步道的歷史更悠久,遠在日據之前,即為華岡、天母兩地往來的古道。

    翠峰步道最令登山客稱道的,是溪底的翠峰瀑布。瀑布自高處沖刷而下,溪床為少見的紅褐色。這是因為本區岩床多由富含鐵鎂礦物的安山岩所構成,經過溫泉水的長期沖刷下,岩石表面逐漸氧化,並沈積在岩石表面,最後才形成紅褐色溪床的奇特景觀。每當金黃色的陽光洒下,晶盈透亮的泉水與閃著褐色光芒的溪床相輝映,更是美不勝收。

    翠峰步道沿線的原始闊葉林,也是登山客們嘖嘖稱奇的地方,包括沙朴、杜英,以及九節木等,數量繁多,生態豐富。值得注意的是,翠峰步道下去溪底觀瀑的路並不好走,道路泥濘溼滑,僅容一人通行,沿途常有崩石、斷木阻隔去路,加上坡度較陡,在行走上必須特別小心。

   半嶺水圳步道,位於台北市天母地區半嶺產業道路翠峰橋與紗帽路頂半嶺 之間,沿途為石階及水泥路,有水圳相隨,是一條較少人知的水圳路,它與著名的「天母水管路」步道之間隔著「松溪」(南磺溪的上游),遙遙相對;水管路在東,半嶺水圳在西。「半嶺」,是指「半山腰」的意思,地區依照海拔高低,又分為「上半嶺」、「下半嶺」。

   半嶺水圳步道也屬於天母古道的系統範圍內,古道的歷史比水管路還要悠久。 1904年的《臺灣堡圖》,已可看見這條水圳路的身影,而天母水管路則是遲至1928年(昭和3年),因興建草山水道系統才鋪設的。

  半嶺水圳步道的菁華段,走在陰涼的樹林裡,山風輕輕徐拂,水圳淙淙悅耳,頗令人陶然,環著山腰往上游走在陰涼的樹林裡,山風輕輕徐拂,水圳淙淙悅耳,頗令人陶然。水圳遇地勢劇烈落差,形成一座小斜瀑,水圳的流水從瀑布頂奔流而下,令人心曠神怡。

行程規劃:

    天母水管路步道→ 翠峰步道 → 翠峰瀑布 → 慈母橋 → 半嶺水圳步道 → 接回天母水管路步道,完程O型路線

行程記錄:


                01.jpg

               ↑- 中山北路七段圓環,直行中山北路七段232巷,天母水管路步道口位於路底右側,登山口有「天母古道」標示 (H115M)《08:05》


                02.jpg

               ↑- 走上登山口的木棧平台後,步道變成了石階步道一路陡上,初期右側多為傳統的民宅《08:07》


                03.jpg

               ↑- 過民宅後沿石階而上,這條天母古道是老少咸宜的登山健行步道,也是台北市民重要的運動休閒據點之一《08:09》


                04.jpg

               ↑- 產道叉路 (H215M),右往為天母產業道路,可接回天母圓環,續前行石階《08:19》


                05.jpg

               ↑- 一路順著階梯與步徑在濃密的綠意當中穿梭,是一條享受清新大自然的登山步道《08:24》


                06.jpg

               ↑- 再往上走,出現傳說中的「黑色大水管」,山路也突然變得陡直,在水管旁,還可聽到大水管內急速的水流聲。日據時代為引取陽明山湧泉,在此地鋪設水管供給至下游天母地區,於沿途設置便道,即今日俗稱「水管路」《08:28》


                07.jpg

               ↑- 自登山口出發,得爬上約一千三百級石階才能至此,上坡路不免要費點體力,累了,中途和盡頭都有涼亭可以歇歇腳《08:37》


                08.jpg

               ↑- 叉路,右往「下東勢格產業道路」,左轉則是繼續接天母古道 (往文化大學方向),在這個地方附近有涼亭與賣飲料的地方,更有一處山泉水龍頭可盥洗,暫解登山的疲憊《08:38》


                09.jpg

               ↑- 轉角處有座小石屋隱藏在步道森林中,這就是「調整井」。調整井在運送湧泉的過程中,扮演著集水、調整水位和減壓的角色《08:48》

註:調整井完成於昭和4年(西元1929年),從水管路盡頭的「陽明湧泉」(第三水源取入井)取得水,在此大量儲集後,就由標高約300公尺處,不需要任何動力,一鼓作氣透過沿路上來看到的黑色配送水管往下衝,到達標高約90公尺的三角埔發電廠發電(現已停止發電),並供應臺北市區供水,不過此一供水功能在民國76年翡翠水庫完成後已被取代。


                10.jpg

               ↑- 過了調整井後,天母古道進入一條平坦、陰涼沿著山腰闢建的環山步道《08:51》

註:天母水管路步道,以中途的「調整井」為界,可分為「平面段」與「階梯段」,從山腳下的登山口至調整井是落差200公尺左右、約1300級的石階路,從調整井至第三淨水廠幾乎都是平坦的泥土路。


                11.jpg

               ↑- 來到平坦的泥土路,會發現一座「當心猴群」的立體標誌,這條水管路,經常有台灣獼猴出現,行走時還是有可能被猴群騷擾《08:55》


                12.jpg

               ↑- 行走在沿山壁開鑿的山徑,已不見前段爬坡路上的大水管,其實後段水管就埋在步道底下,沿途林木蔽日,夏日走在如履平地的山路上倍覺舒適涼爽《09:02》


                13.jpg

               ↑- 步道旁駐足觀景,視野遼闊,眺望遠方山間梯田構成如詩如畫的動人美景《09:03》


                14.jpg

               ↑- 寬闊平緩的泥土路,沿山腰而建,一邊緊貼山壁,另一邊有斜坡深谷《09:04》


                15.jpg

               ↑- 來到親山步道打印台,遊客可在親山護照或紙張上打上具特色步道戳記留念《09:12》


                16.jpg

               ↑- 打印台旁的叉路,就是「翠峰步道」的入口,左下為翠峰步道通往翠峰瀑布,或下往猴洞產道,整條步道全長約1公里的路程《09:14》


                17.jpg

               ↑- 翠峰步道先有一小段花崗岩石階路,後遇到叉路,左右線殊途同歸,都可通往步道終點,但只有右線會經過「翠峰瀑布」,叉路口無標示牌,取右《09:18》


                18.jpg

               ↑- 山徑旁出現一座簡易的小石棚,供奉土地公,古老石棚土地公的出現,是先民拓墾的遺跡,透露了古道訊息《09:19》


                19.jpg

               ↑- 路徑變為樸質的泥土徑,往下方溪谷處走,步道兩旁有茂密蒼翠的樹林《09:20》


                20.jpg

               ↑- 自翠峰步道而下,約不到十分鐘的路程,抵達了翠峰瀑布,這裡位置隱密,溪谷頗有幽意,瀑布高約一層樓,瀑身細長、瀑壁傾斜,具有瀑潭的形式,可讓行走於古道而稍感疲累的人們感受視覺與心靈的洗滌《09:24》


                21.jpg

               ↑- 翠峰瀑布位於「南磺溪」支流「松溪」主溪段,又因位於紗帽山南側而被名為「紗帽瀑布」,但登山界稱為「翠峰瀑布」《09:25》


                22.jpg

               ↑- 南磺溪岩層因含硫磺礦石,而染出沈沈的金黃,類似金瓜石黃金瀑布的溪景《09:25》


                23.jpg

               ↑- 與慧子姊於翠峰瀑布前,合影留念《09:31》


                24.jpg

               ↑- 沿松溪岸邊走往下游走,有溪水與山林相伴溪岸,為天母古道舊路遺跡《09:38》


                25.jpg

               ↑- 這條沿著「南磺溪」支流「松溪」溪畔走往下游的山徑,才是早期山仔后居民往來天母的一條古道,歷史更悠久,後來才被天母水管路所取代。《09:41》


                26.jpg

               ↑- 小徑沿著松溪岸邊走往下游走,沿途有溪水與山林相伴,南礦溪及其支流松溪提供充沛的水量,豐富古道四周的生態環境《09:48》


                27.jpg

               ↑- 叉路,直行往猴洞產業道路,右下石階往「慈母橋」出中山北路七段219巷,要取右《10:02》


                28.jpg

               ↑- 慈母橋,跨越南磺溪支流松溪,過橋即為翠峰步道口《10:03》


                29.jpg

               ↑- 抵達慈母橋旁的涼亭,由涼亭走往下坡方向,隨即抵達翠峰橋旁的福德宮,可銜接南磺溪北岸的「半嶺山水圳步道」《10:05》


                30.jpg

               ↑- 「半嶺水圳步道」的登山口在中山北路7段219巷翠峰橋附近的福德宮旁,全名為「欄杆橋頭福德宮」,廟已改建,無古味,廟旁有石階步道往上。這條產道上有535公車在跑,可搭至土地公廟站起登《10:07》


                31.jpg

               ↑- 從福德宮出發,踏著花崗石鋪設的石階路上行,會穿越上方的馬路,繼續上行《10:10》


                32.jpg

               ↑- 山路轉為平緩水泥小徑,一旁有許多老舊民宅和居民開墾的菜園《10:19》


                33.jpg

               ↑- 旁有一石棚土地公,石棚是三塊石頭堆砌的,是先民拓墾的遺跡《10:20》


                34.jpg

               ↑- 步道叉路,紗帽路56號民宅旁,左往上方的紗帽路,右側為明顯的水圳道,取右《10:33》


                35.jpg

               ↑- 右邊沿著水圳路走,進入半嶺水圳步道的菁華段《10:34》


                36.jpg

               ↑- 水圳路緊貼著山壁,下方陡坡斜向溪谷,水圳路寬約60公分,不難保持平衡《10:39》


                37.jpg

               ↑- 清涼無比的圳水潺潺而流,水質清澈,坐下來泡泡腳,把帶來的西瓜在溪水裡冰《10:44》


                38.jpg

               ↑- 走在陰涼樹林裡,山風輕輕徐拂,水圳淙淙悅耳,景致優美、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10:54》


                39.jpg

               ↑- 水圳遇地勢劇烈落差,形成一座小斜瀑,水圳的流水從瀑布頂奔流而下《10:58》


                40.jpg

               ↑- 瀑布旁左側有山徑可繞爬至瀑布上方,有設繩索供人攀扶,可抵達瀑布上方《11:02》


                41.jpg

               ↑- 輕鬆抵達瀑布上方,再接水圳路《10:05》


                42.jpg

               ↑- 沿著水圳走,感覺與坪頂古圳步道相似,林蔭怡人, 清涼舒適《11:08》


                43.jpg

               ↑- 沿著水圳往前續行,終點是柵欄,右側有隆隆水聲,應該是松溪上游美麗的「文大瀑布」,位於第三淨水廠的管制 區內《11:11》


                44.jpg

               ↑- 「第三淨水廠」屬於水源重地,禁止通行,不鏽鋼柵門阻擋了去路,門上寫著:「水源重地,禁止進入」 《11:11》

註:第三淨水廠:建於昭和年間,位於水管路最上游的水源地。附近的古橋、黑色水管、日式房舍等建築和設施都已超過七十年,橋頭即是日本人譽為「亞洲第一湧泉」的「陽明湧泉」,也是大水管的水源頭。舊石橋和水瀑聲如雷的文大瀑布構成一幅「古橋飛瀑」美景。


                45.jpg

               ↑- 水圳路將抵達終點柵門之前,約100公尺處,有一條不明顯山徑向上,通往紗帽路《11:15》


                46.jpg

               ↑- 抵達紗帽路之前的最後10公尺,是極為斜陡的山坡,土石又鬆滑,無繩索或樹根可抓牢地面,需要手腳併用,通過時要特別注意安全《11:18》


                47.jpg

               ↑- 斜陡爬上紗帽路,約5分鐘的路程,土石鬆滑,有點危險,須小心通行《11:20》


                48.jpg

               ↑- 紗帽路走往陽明山的方向,約5分鐘,右手邊有廢棄的「第一展望台」,這座觀景亭因為山坡走位,有崩塌之虞,已被封閉,雜草叢生,幾乎成了廢墟《11:26》

註:「第一展望台」曾經頗有名氣,1923年(大正12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訪台,從草山(陽明山)轉往北投途中,曾在這裡休息,並眺望風景,當時稱此亭為「迎日欄」 《11:26》


                49.jpg

               ↑- 抵達「第一展望台」公車站牌的「第三淨水廠」入門。這裡有步道通往天母水管路,路口有地圖指示牌,要多留意不然會錯過《11:30》


                50.jpg

               ↑- 經過一處石橋,跨過松溪,繞過第三淨水廠,可接至天母水管路步道《11:32》


                51.jpg

               ↑- 到達愛富三街12巷的天母古道水管路登山口,直行愛富三街12巷可通往文化大學《11:37》


                52.jpg

               ↑- 來到打印台旁的四角涼亭,算是完成一趟O型,在此休息《11:49》


                53.jpg

               ↑- 在涼亭把帶來的西瓜大快朵頤一番,滋味甜美《11:51》


                54.jpg

               ↑- 回到中山北路七段232巷,天母水管路步道口,完成今天輕鬆愉快的行程《12:41》


                55.jpg

               ↑- 天母水管路步道(天母古道)、翠峰步道、半嶺水圳步道地圖,擷取於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arrow
arrow

    酸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