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記:
於草嶺古道啞口簡單用完午餐後,我們4人在啞口觀景亭前握手互道珍重,揮別這3小時共同走過的旅程。為了搭上3點火車,月光姊和沈大哥直行往宜蘭縣大里車站前進;我們兄弟往右,展開桃源谷步道4.5公里的路程,預計5點抵達大里車站搭火車返回汐止。
↑- 由草嶺古道啞口觀景台出發,行走桃源谷步道草嶺段
桃源谷步道大致是緩升坡,走起來並不費力,沿路上可以看到不少家庭都是扶老攜幼來踏青。步道兩旁的芒花隨風隨曳,像是歡迎遊客的到來。抬頭仰望步道階梯以及半山腰的涼亭,蜿蜒盤據山頭,猶如小型的萬里長城。俯瞰古道啞口通往大里的蜿蜒路徑,讓我聯想到電影頭字文D的髮夾彎,不知有沒有車手敢在這樣的山路狂飆。向海邊可遠眺龜山島及大里漁港,只可惜當天海面能見度不佳,只能隱約看到龜山島的影子和點點往返大里漁港的船支。
↑- 俯瞰古道啞口通往大里的蜿蜒路徑
灣坑頭山沿線都屬於單面山的地形,在面海的一側,大多形成峭壁,氣勢雄偉,在下方的大里海岸屬於岩岸,還有大里海蝕平台、大里漁港,站在高處,遠眺龜山島,高聳的峭壁、蔚藍的海岸、古樸的漁村,沿路走來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 俯瞰大里海岸及遠眺朦朧的龜山島
↑- 回望草嶺古道啞口
↑- 筆直的上坡石階路
↑- 俯瞰大里沿岸及大里火車站
每座山頭大都設有觀景涼亭,走累了還可以歇歇腳、喝口水,背風面的山坡有片大草原,我已顧不及有沒有牛支踏過或牛便便,就躺下來吹風看雲,或者迎風奔跑,非常舒服愜意。
↑- 步道途中,有草坡綠地與觀景亭,可俯瞰太平洋美景
↑- 背風面的山坡有片大草原
步道沿途都有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製作的立牌,介紹景點及當地常出現的鳥類、動植物,走一趟步道,猶如上了一堂生態課。山嶺的水土保持良好,除了茂盛的芒花和綠油油的風衝矮林,搭配遠方的梯田及放牧的牛隻點綴山間,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山水畫。
↑- 遠處山頭及涼亭,灣坑頭山還在更遠處
↑- 山頭可遠眺貢寮沿岸、福隆海水浴場
行走在這稜線步道上,感覺風滿大的,尤其是受東北季風影響的深秋時節,導至這個地區的植物因強勁的風勢,生長受到了限制。原本可以長成高大的樹種,在此卻僅有二、三公尺,株株矮小而密集,形成奇特的「風衝矮林」,毫無遮蔭,但視野也因此得以開闊。
↑- 山巒層層疊疊與海天一色的美景
↑- 山頭設有觀景涼亭,即可遮蔭,又可眺覽美景
每走一段步道,可以看到「請小心牛隻」的牛擋石和圍籬,雖然當天並沒有看到牛隻走到步道上,卻不時發現腳邊有一沱沱的牛糞,足足一個腳掌大;用腳輕輕踩一下,還軟軟的(不確定是不是溫溫的),牛是吃草的,便便並不臭啦!
↑- 步道出現「牛擋石」
↑- 遠眺灣坑頭山稜線步道
↑- 步道上,牛糞眾多
↑- 在步道上的牛糞
之前經過幾個觀景亭,都沒有特別命名,現在所在的位子叫「四方亭」,擁有四方展望,恰如其名,景觀特別遼闊。順著草嶺古道的左側望去,可看到澳底社區及福隆一帶的海岸,依稀可見貢寮大橋在濛濛的天際之間,襯托墨綠色的矢竹灌叢,群山峻嶺特別顯得有層次感。
↑- 四方亭旁,回望沿途步道的美景與遠方的海洋
↑- 位於山頭的四方亭
↑- 由四方亭向南眺望的層層山巒
石階續向上行,已接近「灣坑頭山」,愈接近灣坑頭山,植被變為低矮的箭竹林景觀。登上這座海拔 616公尺的灣坑頭山,俯看太平洋,龜山島就慵懶的躺在海面上。遠望桃源谷草原,你可以大聲狂喊,把心中的鬱悶、不愉快通通拋開。
↑- 回望四方亭,景色優美的稜線步道
石階續向上爬,終於登上了灣坑頭山。灣坑頭山,或稱草嶺,616公尺二等三角點No.1181。山頂為觀景平台,無遮蔽,展望極佳,被選為台灣百大名山,為小百岳之一,眺覽之美感,自不在話下。
↑- 灣坑頭山,台灣小百岳之ㄧ,616公尺,二等三角點 No.1181
↑- 站在灣坑頭山頂,山之絕頂我為岡,大聲狂喊,把心中的鬱悶、不愉快通通拋開
從灣坑頭山續往桃源谷,步道兩旁都是較墨綠色的矢竹灌叢,由於灌叢下層較陰濕,大部分的植物幼苖沒有陽光照射,無法順利成長,因而形成多層次的矢竹林,整遍山頭的台灣矢竹林在陽光的輝映下,顯得十分壯闊。
↑- 由灣坑頭山遠望桃源谷草原
↑- 台灣矢竹的高草原灌叢
↑- 美麗的山谷
遠望桃源谷,已看到點點牛隻,途中經過一遍草原,有4支牛兒正專心吃草,像是一家牛,卻因我們的造訪而被打擾,一支可愛的小牛還一直往牛媽媽的懷裡鑽。行經岔路,桃源谷往右,只剩1.3公里,愈接近桃源谷,地形愈平坦開闊,大遍的草原上,一大群牛正專心吃草,數量之多,更勝於以前在擎天崗看到的牛隻。我們小心異異的從小路走過,順便觀察他們吃草的可愛模樣,牠們時而吃草,時而盯著我們看。由於當天我是背著「鮮紅色」的登山背包,還有點擔心自己被迫變成鬥牛士,跑給牛追。
↑- 遠望桃源谷草原,已望見牛群
↑- 草原上的牛群
↑- 岔路指示,桃源谷往右,直行往觀景平台斷崖
先介紹一下桃源谷。桃源谷位於台北縣貢寮鄉與宜蘭縣頭城鎮交界處,一片綿延三公里的廣闊草原,宛若陽明山擎天崗大草原,但桃源谷更吸引人之處,是背山面海、海天一色的美景。桃源谷處於僻遠的東北角山巒山谷間,宛若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故名之為「桃源谷」,恰如其份。這裡是早年農家牧牛之地,至今仍可見牛群悠然漫走於草原谷地。
↑- 遠眺往桃源谷的稜線步道
↑- 桃源谷草原牛隻
↑- 桃源谷草原牛群
↑- 桃源谷草原牛群
續走步道直上,遠望桃源谷頂,可以看到有車輛從山下上來,不過還不清楚車輛是從哪條路上來的。過了桃源谷觀景亭不久就到了岔路,直走是桃源谷頂,往左是「石觀音線」到終點大里車站。由於此時已是下午3時50分,估計就算趕路走「石觀音線」(3.5公里)到大里車站,也不一定趕得上5點的火車。心想既然來了,何需為了趕火車而放棄登上桃源谷頂呢?於是,我們選擇直行上桃源谷頂,再走「大溪線」到大溪火車站,搭傍晚7:11分的火車。
↑- 遠眺桃源谷頂
↑- 三岔路口,直行往桃源谷頂,左側往石觀音寺
↑- 新闢的水泥車道直抵桃源谷,遠處為灣坑頭山
從岔路到桃源谷頂只有200公尺,石階直通谷頂只要10分鐘腳程,我們抵達桃源谷頂,山頂渾圓,全是草地,視野極佳,遊客也不少,我們兄弟拍照留念。不過山頂風勢頗強,我們都把防風外套穿上,以免著涼。
↑- 桃源谷之最高點,又稱福德山,山頂渾圓全是草地,展望極佳
↑- 桃源谷頂 (福德山),542公尺,雙溪水源水泥樁05號
↑- 由桃源谷頂遠眺灣坑頭山
↑- 與哥哥於桃源谷頂留念
以下的路程,都不是原先的規劃,能到山頂一遊,並改走「大溪線」也算是有緣。雖然下一班火車傍晚7時才到站,但由於深秋天色暗得很快,我們在山頂也未多停留,就啟程趕路了。從桃源谷頂到大溪火車站,是5公里的下坡石階,我們三步併兩步快走下山。回頭從遠眺桃源谷頂、灣坑頭山,皆為單面山地形,整個山勢在東面相當陡峭,西側則較平緩。
↑- 於桃源谷頂,續往下個山頭
↑- 回望桃源谷頂
↑- 桃源谷短草生態說明,原本這裡地形應該發展為森林,但因牛隻放牧,啃食草地的壓力所致
從桃源谷頂到大溪車站,整條石階步道大致都是下坡,有緩有陡,可想而知若從大溪車站走到桃源谷,一定相當費體力。途中經過土地公廟、蕃薯寮山(456公尺),最後3公里,天色已暗到能見度不佳,最後2公里,已暗到看不清階梯,顧不得體能已到極限,我們靠著弟弟帶的小手電筒發出的微弱光線,快步下山,一刻也不得休息。路上邊走邊感覺兩旁有東西在跳,心想應該是小青蛙吧?看不到。
↑-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5公里步道口
↑- 遠望桃源谷頂、灣坑頭山
↑-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
↑- 桃源谷步道大溪線,往大溪河濱公園
↑- 回望沿途山稜
↑- 蕃薯寮山,456公尺,三等三角點1120號
↑- 與哥哥於蕃薯寮山留念
↑- 下坡步道
最後一公里,看到一座頗大的涼亭,由於已經是下午5時50分,天黑看不清,急忙拍一張照片留念。摸黑趕路走山路的滋味,真不好受,已沒有登山的樂趣。
↑- 天色已晚,背後有一涼亭
終於聽到車輛的聲音,大馬路已不遠,走到大溪火車站已是6時40分,稍作休息,搭上回家的火車。總計今天共走了17公里、9個小時,今天大概是有生以來,一口氣走最多樓梯的一次,下次有心可以算算總共幾階!總歸一句話「今天實在走得太過癮了」,下次有機會再呼朋引伴挑戰草嶺古道其他路線。
↑- 大溪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