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茶壺山海拔580公尺,它是一個由沈積岩矽化的角礫構成的山體,從金瓜石往山頂望去,形似一隻沒有把手的茶壺,而從接近樹梅或粗石山的地方看它,卻又像一個獅子頭,又稱獅子岩山。半平山:海拔714公尺,具有大山氣勢,險峻的稜脊,有「黃金稜線」的美譽。燦光寮山:海拔738公尺,是基隆火山群的第一高峰,擁有一等三角點及一等衛星控制點,360度的展望,傲視周遭群山。
行程記錄:
《09:05》嘟嘟登山社行程,搭乘火車至瑞芳火車站,假日需步行至瑞芳派出所前轉乘788、1062公車前往黃金博物館,於金瓜石車站(黃金博物館站)下車
《09:10》出發,進入黃金博物園區,循金光路往無耳茶壺山,循園區步道一路步行至黃金博物館本館前集合來做行前說明
《09:22》過了本山五坑旁內九份溪橋後,即遇叉路,直行為通往勸濟堂的輕便車道改成的步道,亦可登茶壺山,右上起登茶壺山較快,取右。階梯步道一路陡上,共54人參加
《09:32》步道出口,接上茶壺山產道,取右上循產道往茶壺山登山口,途中展望極佳,眺望九份、金瓜石地區與基隆山
《09:41》產道路底登山口,可停車,直行廢棄產道往半屏山伏牛礦體,右上石階步道往茶壺山頂約560m,取右。路旁盡是奇特的山岩,伴隨著滿山的芒草,一路接到上方的觀景平台
《09:59》寶獅亭,休息觀景。續行往茶壺山頂110公尺。在寶獅亭前方的小廣場合影留念
《10:08》續行,登頂前最末段的石坡需拉繩而上,陡斜的泥土徑,有兩條繩索自茶壺洞口垂降下來,一左一右的粗繩最後交會復合在一起直通茶壺山頂
《10:20》登頂茶壺山,海拔約599公尺,山頂由巨岩堆疊而成鑽入茶壺山岩洞 (壺內)後先取右,再取右向上出岩洞,貼著岩壁走一段,出洞後又是另一番風景
《10:25》續行,循岩坡小徑而下,再轉入稜線芒草區往半平山,沿途得鑽過這細長茂密的芒草區,部份向上的路徑鋪設了枕木,行走於芒草區,茶壺山漸行漸遠。走在稜線上回望茶壺山,反而不像是茶壺,像是一個陡峭、高聳的孤獨山峰,佇立在稜線之尾,仰望半平山,高聳的石壁頗具大山氣勢
《10:53》攀繩向上的V形裸岩大斜坡,高度大約3、4層樓高,斜度大約75度以上,石壁上有數條被鐵釘環釘住的粗繩沿壁而下,山壁上面鑿好了石洞供攀爬者落腳使力,搭配繩索的輔助,爬至頂端上稜
《10:57》攀繩上岩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綠意盎然的草山,山頂的雷達站建物清晰可見。左側則是劍龍稜往濱海公路,這險峻的半平山稜脊,有「黃金稜線」的美譽,下方遠眺基隆山、金瓜石、茶壺山美景,右側半平山遠至燦光寮山也露出了完整的姿態,循稜往半平山頂的路,路旁以及石壁上輔助攀扶的繩索不時可見,路途中不時會被周遭美麗的景色所吸引而駐足流連
《11:12》半平山,海拔713公尺,無基石。山頂有水泥旗竿座與步道解說牌。有360度的展望。周遭山海壯闊,美景令人動容
《11:15》過半平山續行,岩塊嶙峋錯落,兩旁也出現繩索輔助,依然要與山壁與碎稜奮戰,之後枕木階梯與芒草徑,延伸至草山戰備道路
《11:36》半平山登山口,接上草山戰備道,登山口設有步道指標,左往草山、燦光寮山登山口,右往102公路,取左,燦光寮山登山口即在取左約50公尺對面
《11:40》於燦光寮山登山口休息午餐
《12:35》午餐後續行往燦光寮山,約20分鐘,進入山徑穿過芒草區緩上,路徑清晰,連翻越三座起伏不大的山稜,隨地勢愈高,展望愈佳
《12:46》拉繩攀爬上小峭壁,踏著稜脊岩塊前進,已經接近燦光寮山山頂
《12:50》燦光寮山,海拔738公尺,是基隆火山群的第一高峰,擁有一等三角點及一等衛星控制點,360度的展望,傲視周遭群山。但此時起大霧而無展望,山頂右方有西稜路線可下切至燦光寮古道,但這條路徑芒草叢太茂密並不好走,由於起濃霧的狀況之下,只好選擇原路下山較為安全
《13:30》回到燦光寮山登山口,等待全員到齊後,取左續行草山戰備道往燦光寮古道入口
《13:46》燦光寮古道入口叉路,直行往102縣道19K處,取左進入燦光寮古道往牡丹,設有燦光寮步道導覽圖,古道里程(5K)由此起算,沿著土石路下行,稍後遇岔路,直行往樹梅礦場,依指標取左行
《13:54》廢棄磚屋與土地公,此處為燦光寮山西稜路線登山口,廢棄磚屋周圍雜草已經清理過,讓廢棄磚屋旁的小土地公廟重見天日。續行,周圍為造林地,林木稀疏
《14:04》叉路,取右進入森林裡。山徑一路下坡,陡峭處鋪有枕木土階,古道沿著溪澗的岸邊下行,舊石階古樸,但多青苔,較為濕滑
《14:07》古道穿越樹梅礦場的小土石路,續往下行,古道逐漸趨平緩,走來相當舒適
《14:21》柑仔店(雜貨店)遺址,大約是里程2K處。遺址處立有古道解說牌,並設置了木椅,休息片刻
《14:31》續行,木樁指標往抽水站
《14:39》古道叉路,右行是政府整修的「燦光寮步道(古道)」,左行是古道支線,途中也有岔路可繞往牡丹溪下游,與右線會合。取右,古道經過政府整修及維護,一路好走舒適
《14:52》古道3K處的金瓜石抽水站,過去金瓜石採礦欣榮的時代,居民飲用水不足,因此在牡丹溪上游建造水壩儲水,並設置抽水站,抽水越嶺送往金瓜石。金瓜石沒落後,人口外流,這處抽水站也就廢棄了。站在水壩上,可以望見草山山頂的通訊基地台
《15:04》沿著溪岸下行,沿途有一棟荒廢的機房,路上躺著生鏽的鐵管。愈至下游,古道貼近溪流
《15:11》古道在里程4.1K處,與牡丹溪交會,溪谷下方有一小攔砂壩。古道越溪之後,與左線會合,須再越過攔砂壩,回到右岸,沿著溪邊的土石路出去,接牡丹坑產業道路
《15:24》貂山古道叉路,右為貂山古道往草山戰備道路,續直行牡丹坑產業道路,約3公里往牡丹車站,一路直行,途中正光一號橋取左過橋
《16:05》牡丹火車站,搭乘16:30火車回台北,牡丹火車站幾乎為無人車站,但可刷悠遊卡,結束一天精采又愉快的山行。
行程照片:
↑ -《09:05》嘟嘟登山社行程,搭乘火車至瑞芳火車站,假日需步行至瑞芳派出所前轉乘788、1062公車前往黃金博物館,於金瓜石車站(黃金博物館站)下車
↑-《09:10》出發,進入黃金博物園區,循金光路往無耳茶壺山,循園區步道一路步行
↑- 至黃金博物館本館前集合來做行前說明
↑-《09:22》過了本山五坑旁內九份溪橋後,即遇叉路,直行為通往勸濟堂的輕便車道改成的步道,亦可登茶壺山,右上起登茶壺山較快
↑- 取右。階梯步道一路陡上,共54人參加今天的行程
↑- 石階步道一路向上
↑-《09:32》步道出口,接上茶壺山產道,取右上循產道往茶壺山登山口
↑- 途中展望極佳,眺望九份、金瓜石地區
↑- 眺望基隆山與金瓜石聚落
↑-《09:41》產道路底登山口,可停車,直行廢棄產道往半屏山伏牛礦體,右上石階步道往茶壺山頂約560m,取右
↑- 路旁盡是奇特的山岩,伴隨著滿山的芒草,一路接到上方的觀景平台
↑-《09:59》寶獅亭,休息觀景
↑- 續行往茶壺山頂110公尺
↑- 在寶獅亭前方的小廣場合影留念
↑-《10:08》續行,登頂前最末段的石坡需拉繩而上
↑- 陡斜的泥土徑,有兩條繩索自茶壺洞口垂降下來,一左一右的粗繩最後交會復合在一起直通茶壺山頂
↑-《10:20》登頂茶壺山,海拔約599公尺,山頂由巨岩堆疊而成鑽入茶壺山岩洞 (壺內)後先取右,再取右向上出岩洞,貼著岩壁走一段,出洞後又是另一番風景
↑-《10:25》續行,循岩坡小徑而下,再轉入稜線芒草區往半平山
↑- 仰望半平山,高聳的石壁頗具大山氣勢
↑- 沿途得鑽過這細長茂密的芒草區,部份向上的路徑鋪設了枕木,行走於芒草區,茶壺山漸行漸遠
↑- 走在稜線上回望茶壺山,反而不像是茶壺,像是一個陡峭、高聳的孤獨山峰,佇立在稜線之尾
↑-《10:53》攀繩向上的V形裸岩大斜坡,高度大約3、4層樓高,斜度大約75度以上
↑- 石壁上有數條被鐵釘環釘住的粗繩沿壁而下,山壁上面鑿好了石洞供攀爬者落腳使力,搭配繩索的輔助,爬至頂端上稜
↑- 登上V形裸岩大斜坡,回首來時路
↑-《10:57》攀繩上岩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綠意盎然的草山,山頂的雷達站建物清晰可見
↑- 左側則是「劍龍稜」往濱海公路,這險峻的半平山稜脊,有「黃金稜線」的美譽
↑- 下方遠眺基隆山、金瓜石、茶壺山美景
↑- 右側半平山遠至燦光寮山也露出了完整的姿態
↑- 循稜往半平山頂的路,路旁以及石壁上輔助攀扶的繩索不時可見,路途中不時會被周遭美麗的景色所吸引而駐足流連
↑-《11:12》半平山,海拔713公尺,無基石。山頂有水泥旗竿座與步道解說牌
↑- 半平山有360度的展望。周遭山海壯闊,美景令人動容
↑-《11:15》過半平山續行,岩塊嶙峋錯落,兩旁也出現繩索輔助,依然要與山壁與碎稜奮戰
↑- 之後枕木階梯與芒草徑,延伸至草山戰備道路
↑-《11:36》半平山登山口,接上草山戰備道,登山口設有步道指標,左往草山、燦光寮山登山口,右往102公路,取左,燦光寮山登山口即在取左約50公尺對面
↑-《11:40》於燦光寮山登山口休息午餐
↑-《12:35》午餐後續行往燦光寮山,約20分鐘
↑- 進入山徑穿過芒草區緩上,路徑清晰,連翻越三座起伏不大的山稜,隨地勢愈高,展望愈佳
↑-《12:46》拉繩攀爬上小峭壁
↑- 踏著稜脊岩塊前進,已經接近燦光寮山山頂
↑-《12:50》燦光寮山,海拔738公尺,是基隆火山群的第一高峰,擁有一等三角點及一等衛星控制點,360度的展望,傲視周遭群山。但此時起大霧而無展望,山頂右方有西稜路線可下切至燦光寮古道,但這條路徑芒草叢太茂密並不好走
↑- 由於起濃霧的狀況之下,只好選擇原路下山較為安全
↑-《13:30》回到燦光寮山登山口,等待全員到齊後,取左續行草山戰備道往燦光寮古道入口
↑-《13:46》燦光寮古道入口叉路,直行往102縣道19K處,取左進入燦光寮古道往牡丹,設有燦光寮步道導覽圖,古道里程(5K)由此起算,沿著土石路下行,稍後遇岔路,直行往樹梅礦場,依指標取左行
↑-《13:54》廢棄磚屋與土地公,此處為燦光寮山西稜路線登山口
↑- 廢棄磚屋周圍雜草已經清理過,讓廢棄磚屋旁的小土地公廟重見天日
↑- 續行,周圍為造林地,林木稀疏
↑-《14:04》叉路,取右進入森林裡。山徑一路下坡,陡峭處鋪有枕木土階,古道沿著溪澗的岸邊下行,舊石階古樸,但多青苔,較為濕滑
↑-《14:07》古道穿越樹梅礦場的小土石路,續往下行,古道逐漸趨平緩,走來相當舒適
↑-《14:21》柑仔店(雜貨店)遺址,大約是里程2K處。遺址處立有古道解說牌,並設置了木椅,休息片刻
↑-《14:31》續行,木樁指標往抽水站
↑-《14:39》古道叉路,右行是政府整修的「燦光寮步道(古道)」,左行是古道支線,途中也有岔路可繞往牡丹溪下游,與右線會合。取右
↑- 古道經過政府整修及維護,一路好走舒適
↑-《14:52》古道3K處的金瓜石抽水站,過去金瓜石採礦欣榮的時代,居民飲用水不足,因此在牡丹溪上游建造水壩儲水,並設置抽水站,抽水越嶺送往金瓜石。金瓜石沒落後,人口外流,這處抽水站也就廢棄了
↑- 站在水壩上,可以望見草山山頂的通訊基地台(雲霧壟罩),俯瞰下方的牡丹溪
↑-《15:04》沿著溪岸下行,沿途有一棟荒廢的機房,路上躺著生鏽的鐵管。愈至下游,古道貼近溪流
↑-《15:11》古道在里程4.1K處,與牡丹溪交會,溪谷下方有一小攔砂壩
↑- 古道越溪之後,與左線會合
↑- 須再越過攔砂壩,回到右岸,沿著溪邊的土石路出去,接牡丹坑產業道路
↑-《15:24》貂山古道叉路,右為貂山古道往草山戰備道路,續直行牡丹坑產業道路,約3公里往牡丹車站,一路直行,途中遇正光一號橋取左過橋
↑-《16:05》牡丹火車站,搭乘16:30火車回台北,牡丹火車站幾乎為無人車站,但可刷悠遊卡,結束一天精采又愉快的山行
↑- 參考地圖: 偶而獨步山林間網站 (綠色噴漆為當日行走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