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門山,海拔551公尺,位於桃園龍潭石門水庫旁,山頂有一等三角點基石,山頂視野遼闊,可俯瞰龍潭地區,為台灣小百岳No.24,石門山為桃竹縣界鳥嘴那結向北延伸支稜的末端山頭,以北即為龍潭關西台地,共有雙峰頂,西側山峰是石門山頂,為一等基石所在,東側有電塔聳立的山頭為太平山;石門山有多處入口,山路四通八達,沿路林蔭茂密,為當地熱門的山徑。
參考地圖:
↑ - 參考地圖:偶爾獨步山林間網站
行程記錄:
《12:23》新莊出發,沿台一線往桃園,於桃園市左轉台四線往大溪,於大溪接台三線往龍潭,不久再左接台三乙線一路直行,至台三乙公路10公里處的叉路左轉,路口石門山南端入口標誌,左轉直行約三百公尺遇叉路取左行,前進約百公尺,抵達「粗坑窯」,附近有茶園及小溪流與伯公廟。左走過水泥橋後,路旁有一新建的油桐花觀景台,觀景台旁有龍源國小製作的「小粗坑古道」標誌。停車整裝。
《12:27》 出發,循大土路進入小粗坑古道。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的一條牛車道,粗坑、關西十寮、竹坊、茅武督等地居民依賴這條道路運送物資出入。後來因興建石門水庫,山區居民他遷,加上公路的闢建,古道於是沒落。由於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的一條牛車道,所以古道相當寬闊平緩,一路緩上。古道沿著小粗坑溪的溪谷而行,沿途水流淙潺,氣氛幽緻
《12:33》 涵管橋,叉路,左側往上也可通往石門山,但路況應該較差,續行古道,高度慢慢爬升,路上的青苔石塊漸多,古道後段的坡度漸陡,呈彎繞而上,漸而離開溪畔,這條古道也是一條賞桐步道,沿途居然還看到零星掉落的油桐花。古道沿途不到百公尺就有里程木樁標示
《12:44》古道有一小段走在小溪流中,踏石而上
《12:45》休憩平台,原為荒廢的紅磚厝,不知何時改建為休憩平台,拆掉古道遺留的古蹟非常可惜...
《12:47》續行,古道由寬闊變為狹窄,山路陡上,有架設繩索供人扶持。幸好陡上路段不長
《12:52》抵達鞍部。這裡是小粗坑古道的終點,有一寬闊的水泥產道橫切而過。右可往崑崙藥用植物園,左可往石門山與錢龍休息站,右陡小徑可往小粗坑山,這條產道還可以行摩托車。取左行,前行約十幾公尺,左側有休憩平台,平台前方即為石門山登山口,先休息片刻
《12:58》出發,上陡坡,之後一路往上但不陡,山徑清晰好走,不久即抵達山頂平台
《13:10》石門山基石之一,海拔550m,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標示為小竹坑山,。叉路左陡下可回小粗坑古道接 涵管橋叉路,右往石門山一等三角點處。取右再走二十幾公尺,便抵達石門山
《13:11》石門山,海拔551公尺,又稱小竹坑山,台灣小百岳024。一等三角點,另有一顆保安林界水泥樁。山頂腹地寬廣,展望絕佳,可俯瞰龍潭地區
《13:24》續行直行循稜往太平山,遇基座叉路取右行,於竹林中轉為陡下一小段後漸為緩下
《13:30》休息區十字叉路,左下往觀音聖像、勞工育樂中心,右下往土地公廟,直行循稜,途中有左上山路應是往石門山中峰,省略,續前行
《13:34》叉路,左下往景春步道登山口,續前行,這裡有三角點解說導覽
《13:37》再遇叉路,右往好漢坡,取左上往太平山,山徑稍陡
《13:41》太平山休息區,展望不錯,可俯瞰龍潭地區,續前行往太平山
《13:46》太平山,海拔535公尺,山頂有高大的鐵塔,有內政部土地調查局四等控制點,但我沒找到。山頂展望不佳,續行鐵塔旁接上水泥步道,取左緩下
《13:48》叉路,左往景春步道,這附近的山徑真是錯綜複雜,還好都有標示牌
《13:49》再遇叉路,這裡是好漢坡的上端,取右山腰土路步道繞回石門山。這條山腰步道相當好走
《13:54》叉路,指標右上往景春步道、土地公廟,續前行
《13:57》寬稜循繩陡下,這裡聽的到卡拉OK的喧囂聲,右方為錢龍休息站
《14:00》陡下後接主線步道,左往石門山北端登山口,右往錢龍休息站,取右,休息站即在前方
《14:03》錢龍休息站,卡拉OK聲不絕於耳,休息站有聖義宮廟,續行
《14:05》叉路,指標右上往景春步道、土地公廟,可接回石門山頂,續前行水泥產道
《14:12》接回石門山與小粗坑古道叉路口,取右沿小粗坑古道下行原路回程
《14:40》回到小粗坑古道登山口,取車回程
行程照片:
↑ - 抵達「粗坑窯」,附近有茶園及小溪流與伯公廟。左走過水泥橋後,路旁有一新建的油桐花觀景台,觀景台旁有龍源國小製作的「小粗坑古道」標誌。停車整裝。
↑ - 石門山導覽圖
↑ -《12:27》 出發,循大土路進入小粗坑古道。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的一條牛車道,粗坑、關西十寮、竹坊、茅武督等地居民依賴這條道路運送物資出入。後來因興建石門水庫,山區居民他遷,加上公路的闢建,古道於是沒落
↑ - 由於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的一條牛車道,所以古道相當寬闊平緩,一路緩上
↑ - 古道沿著小粗坑溪的溪谷而行,沿途水流淙潺,氣氛幽緻
↑ -《12:33》 涵管橋,叉路,左側往上也可通往石門山,但路況應該較差
↑ - 續行古道,高度慢慢爬升,路上的青苔石塊漸多
↑ - 古道後段的坡度漸陡,呈彎繞而上,漸而離開溪畔,這條古道也是一條賞桐步道,沿途居然還看到零星掉落的油桐花
↑ - 古道沿途不到百公尺就有里程木樁標示
↑ -《12:44》古道有一小段走在小溪流中,踏石而上
↑ -《12:45》休憩平台,原為荒廢的紅磚厝,不知何時改建為休憩平台,拆掉古道遺留的古蹟非常可惜...
↑ -《12:47》續行,古道由寬闊變為狹窄,山路陡上,有架設繩索供人扶持。幸好陡上路段不長
↑ -《12:52》抵達鞍部。這裡是小粗坑古道的終點,有一寬闊的水泥產道橫切而過。右可往崑崙藥用植物園,左可往石門山與錢龍休息站,右陡小徑可往小粗坑山。取左行
↑ - 這條產道還可以行摩托車
↑ - 取左行,前行約十幾公尺,左側有休憩平台,平台前方即為石門山登山口,先休息片刻
↑ -《12:58》出發,上陡坡
↑ - 途中的展望點,有幾株油桐樹居然在夏末秋初時盛開
↑ - 之後一路往上但不陡,山徑清晰好走
↑ - 前方不久即抵達山頂平台
↑ -《13:10》石門山基石之一,海拔550m,殖產局圖根三角補點,標示為小竹坑山,。叉路左陡下可回小粗坑古道接 涵管橋叉路,右往石門山一等三角點處。取右再走二十幾公尺,便抵達石門山
↑ -《13:11》石門山,海拔551公尺,又稱小竹坑山,台灣小百岳024。一等三角點,另有一顆保安林界水泥樁
↑ - 山頂腹地寬廣,展望絕佳,可俯瞰龍潭地區
↑ - 歐都納玩登小百岳活動完成第30座小百岳 (進度嚴重落後)
↑ -《13:24》續行直行循稜往太平山,遇基座叉路取右行
↑ - 於竹林中轉為陡下一小段
↑ - 之後漸為緩下
↑ -《13:30》休息區十字叉路,左下往觀音聖像、勞工育樂中心,右下往土地公廟,直行循稜
↑ - 途中有左上山路應是往石門山中峰,省略,續前行
↑ -《13:34》叉路,左下往景春步道登山口,續前行,這裡有三角點解說導覽
↑ - 三角點解說導覽
↑ -《13:37》再遇叉路,右往好漢坡,取左上往太平山
↑ - 往太平山,山徑稍陡
↑ -《13:41》太平山休息區
↑ -《13:41》休息區展望不錯,可俯瞰龍潭地區,續前行往太平山
↑ -《13:46》太平山,海拔535公尺,山頂有高大的鐵塔,有內政部土地調查局四等控制點,但我沒找到。山頂展望不佳
↑ - 續行鐵塔旁接上水泥步道,取左緩下
↑ -《13:48》叉路,左往景春步道,這附近的山徑真是錯綜複雜,還好都有標示牌
↑ -《13:49》再遇叉路,這裡是好漢坡的上端,取右山腰土路步道繞回石門山。這條山腰步道相當好走
↑ -《13:54》叉路,指標右上往景春步道、土地公廟,續前行
↑ -《13:57》寬稜循繩陡下,這裡聽的到卡拉OK的喧囂聲,右下方為錢龍休息站
↑ -《14:00》陡下後接主線步道,左往石門山北端登山口,右往錢龍休息站,取右,休息站即在前方
↑ -《14:03》錢龍休息站,卡拉OK聲不絕於耳,休息站有聖義宮廟,續行
↑ -《14:05》叉路,指標右上往景春步道、土地公廟,可接回石門山頂,續前行水泥產道
↑ -《14:12》接回石門山與小粗坑古道叉路口,取右沿小粗坑古道下行原路回程
↑ -《14:40》回到小粗坑古道登山口,取車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