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眠月線」為阿里山森林鐵路支線之一,沿途風景秀麗,曾經是一條非常熱門的觀光鐵道,眠月線自阿里山新站至石猴,全長共九點二六公里,有橋樑二十四座,隧道十二個。最長的二號隧道超過四百公尺,穿越岩層組成的高聳塔山,沿著大塔山下,貫穿塔山山脈向北,中間途經沼平、塔山、眠月,直到松山西麓下的終點9.26K的石猴車站,工程非常艱鉅,但九二一大地震卻造成嚴重損毀,之後又遭八八風災重創,導致部分路基嚴重坍方而停駛至今,復健之路是遙遙無期,近年社群網路披露後,來行走這條路線的遊人相當熱絡,沿途景色壯麗,徜徉在阿里山森林與舊鐵道設施交織的美麗空間,是一條值得一走的路線。
行程記錄:
《08:00》阿里山公路66公里上方的頂湖社區之大凍山民宿,出發往阿里山遊樂區,於阿里山公路【88.5K】進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收費站,至遊客服務中心前大停車廣場下車
《08:10》進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步行經阿里山車站向內園區出發,拍團體照後進入走高架木棧道
《08:15》叉路口,右往沼平車站、祝山觀日步道,取左先往受鎮宮,目前是櫻花盛開期,沿途可見美麗盛開的櫻花
《08:35》受鎮宮,是園區內規模最大的寺廟,亦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廟內供奉玄天上帝、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
《08:42》穿過一片杉木林,拾級而上
《08:48》姐妹潭,姐潭中以兩座檜木為基座,建蓋兩相思亭,有木橋連接岸邊,外圍築起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姐潭略呈長方形,潭水清澈無波,宛如明鏡,是阿里山森林風景區的重要景點
《08:55》塔山步道0K步道口,階梯往上
《09:01》高架木棧天橋,接上眠月線鐵道1.7K處,塔山步道過天橋上行,取左續沿鐵路而行,這是「眠月線」與「祝山線」之共線路段。祝山線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支線之一,專營「觀日列車」以阿里山賞日出聞名,每天只有凌晨昇曦時分才有小火車行駛載客
《09:23》眠月線2.9K,眠月線鐵道與祝山線鐵道分叉處,取左續行眠月線鐵道 (祝山線,全長約6.6公里,由海拔2216公尺,爬升到2494公尺,主要作為前往祝山觀賞日出的旅客乘坐)
《09:25》眠月線鐵道3.1K處,這是塔山步道與眠月線鐵道的最後交會點,右上切上木造大平台(H2335m),可接上塔山步道約2.1K處
《09:43》抵達約4.4K附近的第一號明隧道,第1號明隧道全長194.5公尺,建於民國九十七年,本是為九二一大地震後受損所修建之隧道工程,但興建完工又遇上八八風災造成大坍方而損毀。走進明隧道內鐵道設施仍完好,中斷崩塌口卻是一片狼藉,崩落的土石以及外露的鋼筋條令人膽戰心驚。大崩塌是此行程的挑戰區,基本上沿繩索慢慢往下再往上攀爬就能橫越,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坍方缺口懸崖峭壁上如今已架設鐵門、繩索、鐵梯及ㄇ型釘,並鑿石踏點多處,通過難度已大大降低
《10:01》明隧道內相當乾淨明亮,有山友以此為露宿點。過了第一號明隧道,緊接著第二號明隧道,全長只有62.9公尺
《10:11》進入眠月線第1號隧道,必須戴上頭燈,第1號隧道全長99.1公尺
《10:14》走出第1號隧道,第2號隧道緊接而來,長達414公尺是眠月線上最長隧道,直接貫穿大塔山的堅硬山脈岩層,隧道內烏黑,中間有倒塌的落石堆擋道,小上爬再小下切通過,出隧道前石壁下置放有集水桶一個,是取水點
《10:23》抵達5.5K塔山車站,有木造式月台一座,保存狀況良好。如果要在眠月線搭帳篷住一晚,則大多會在塔山車站扎營,車站周圍青翠山谷環伺,宛如深山秘境,月台左側是往豐山石夢谷及小塔山方向
《10:39》離開塔山車站繼續往北,進入連續隧道、高架鐵橋等特色的精華路段
《10:45》5.7K 第11號橋樑,在兩側是溪谷或懸空而上的鐵道,鐵道中間鋪設窄木板兩旁完全沒有任何護欄,要小心地前進
《10:50》6.0K 第5號隧道,出眠月線第5號隧道即是著名的一葉蘭保護區
《11:04》第19號橋樑,全長59.7公尺,為眠月線最長高架鐵橋,有鐵路彎道角度風景,務必要盡量走橫木樁,別走中間木板,因為木板比較脆弱,有好幾座鐵橋中間木板都已腐壞。
《11:15》第22號橋樑,全長51.8公尺,為眠月線最高之高架鐵橋,底下橋墩高度估計可達30公尺,一步一步小心謹慎慢行,有懼高症者可以使用登山杖輔助
《11:21》走一小段荒煙漫草,來到位於眠月線鐵路約8.0K的廢棄眠月工作站,陷入荒煙漫草之中的眠月工作站只留存水泥磚房遺跡
《11:30》眠月線遇難得一見的紅檜杉木
《11:39》抵達昔日「石猴遊憩區」範圍,觀景台、解說看板、石桌木椅等,現場仍可見到當年的觀光遺跡,著名的石猴位於石猴車站旁,為高31公尺、直徑為9公尺的巨石;可惜的不能一睹當年風光石猴的景象,因為石猴的頭已經在921地震時斷掉了,因此而殞落
《11:45》石猴車站(H2318m)位於眠月線終點9.26K,殘存站房與其他設施,周圍綠意盎然、環境清幽,失落多年已形成一幅獨到的廢墟風情。車站遺址有平坦空間和屋頂可供露營,廁所後方為昔日往溪頭、豐山之舊登山路線方向。軌道仍繼續往北延伸一段即中斷,為日治時期日本人興建伐木鐵道之舊路線,可續往松山、烏松坑,步行續行其後路徑可登松山下水漾森林、溪頭
《12:31》踏上歸途,原路折返
《13:23》回到塔山車站
《13:49》回到明隧道崩塌處
《14:33》回到塔山步道高架木棧天橋,續直行往往沼平車站
《14:40》沼平車站,續往園區出口
《15:10》回到遊客服務中心前大停車廣場,等候遊覽車
行程照片:
↑-《08:10》進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步行經阿里山車站向內園區出發,拍團體照
↑- 拍團體照後進入走木棧道園區步道
↑- 目前是櫻花盛開期,沿途可見美麗盛開的櫻花
↑- 阿里山櫻王
↑-《08:35》受鎮宮,是園區內規模最大的寺廟,亦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廟內供奉玄天上帝、福德正神與註生娘娘
↑-《08:42》穿過一片杉木林,拾級而上
↑-《08:48》姐妹潭,姐潭中以兩座檜木為基座,建蓋兩相思亭,有木橋連接岸邊,外圍築起全長180公尺的環潭步道
↑- 姐潭略呈長方形,潭水清澈無波,宛如明鏡,是阿里山森林風景區的重要景點
↑-《08:55》塔山步道0K步道口,階梯往上
↑-《09:01》高架木棧天橋,接上眠月線鐵道1.7K處,塔山步道過天橋上行,取左續沿鐵路而行,這是「眠月線」與「祝山線」之共線路段
↑- 開始沿著鐵道而行。眠月線又名塔山線,全長共九點二六公里,是早年阿里山山上兩條主要的林場鐵道幹線之一
↑- 沿著鐵道還可以看到山櫻花的蹤影
↑- 祝山線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支線之一,專營「觀日列車」以阿里山賞日出聞名,每天只有凌晨昇曦時分才有小火車行駛載客
↑- 塔山步道位於眠月線鐵道右上方,沿途上上下下,多處接近鐵道
↑-《09:23》眠月線2.9K,眠月線鐵道與祝山線鐵道分叉處,取左續行眠月線鐵道
(祝山線,全長約6.6公里,由海拔2216公尺,爬升到2494公尺,主要作為前往祝山觀賞日出的旅客乘坐)
↑-《09:25》眠月線鐵道3.1K處,這是塔山步道與眠月線鐵道的最後交會點,右上切上木造大平台(H2335m),可接上塔山步道約2.1K處
↑-《09:43》抵達約4.4K附近的第一號明隧道
↑- 第1號明隧道全長194.5公尺,建於民國九十七年,本是為九二一大地震後受損所修建之隧道工程,但興建完工又遇上八八風災造成大坍方而損毀
↑- 走進明隧道內鐵道設施仍完好
↑- 明隧道中斷崩塌口卻是一片狼藉,崩落的土石以及外露的鋼筋條令人膽戰心驚
↑- 大崩塌是此行程的挑戰區,基本上沿繩索慢慢往下再往上攀爬就能橫越,並沒有想像中困難
↑- 坍方缺口懸崖峭壁上如今已架設鐵門、繩索、鐵梯及ㄇ型釘,並鑿石踏點多處,通過難度已大大降低
↑-《10:01》明隧道內相當乾淨明亮,有山友以此為露宿點
↑- 過了第一號明隧道,緊接著第二號明隧道,全長只有62.9公尺
↑-《10:11》進入眠月線第1號隧道,必須戴上頭燈,第1號隧道全長99.1公尺
↑-《10:14》走出第1號隧道,第2號隧道緊接而來,長達414公尺是眠月線上最長隧道,直接貫穿大塔山的堅硬山脈岩層
↑- 隧道內烏黑,中間有倒塌的落石堆擋道
↑-《10:23》抵達5.5K塔山車站,有木造式月台一座,保存狀況良好。如果要在眠月線搭帳篷住一晚,則大多會在塔山車站扎營
↑- 車站周圍青翠山谷環伺,宛如深山秘境,月台左側是往豐山石夢谷及小塔山方向
↑-《10:39》離開塔山車站繼續往北
↑- 過塔山車站後,即將進入連續隧道、高架鐵橋等特色的精華路段
↑- 第3號隧道
↑- 第4號隧道
↑-《10:45》5.7K 第11號橋樑,在兩側是溪谷或懸空而上的鐵道,鐵道中間鋪設窄木板兩旁完全沒有任何護欄,要小心地前進
↑- 第12號橋樑
↑- 第13號橋樑
↑-《10:50》6.0K 第5號隧道
↑- 出眠月線第5號隧道即是著名的一葉蘭保護區
↑- 第6號隧道
↑- 第14號橋樑
↑- 第7號隧道
↑- 第8號隧道
↑- 第15號橋樑,只有橫枕木樁,沒有中間木板,小心前進
↑- 第16號橋樑
↑- 第17號橋樑
↑- 第18號橋樑
↑-《11:04》第19號橋樑,全長59.7公尺,為眠月線最長高架鐵橋,有鐵路彎道角度風景,務必要盡量走橫木樁,別走中間木板,因為木板比較脆弱,有好幾座鐵橋中間木板都已腐壞
↑- 第12號隧道
↑- 第20號橋樑
↑- 第21號橋樑
↑-《11:15》第22號橋樑,全長51.8公尺,為眠月線最高之高架鐵橋,底下橋墩高度估計可達30公尺,一步一步小心謹慎慢行,有懼高症者可以使用登山杖輔助
↑-《11:21》走一小段荒煙漫草,來到位於眠月線鐵路約8.0K的廢棄眠月工作站,陷入荒煙漫草之中的眠月工作站只留存水泥磚房遺跡
↑-《11:30》眠月線遇難得一見的紅檜杉木
↑- 第23號橋樑
↑- 第24號橋樑
↑-《11:39》抵達昔日「石猴遊憩區」範圍
↑- 觀景台、解說看板、石桌木椅等,現場仍可見到當年的觀光遺跡
↑- 著名的石猴位於石猴車站旁,為高31公尺、直徑為9公尺的巨石;可惜的不能一睹當年風光石猴的景象,因為石猴的頭已經在921地震時斷掉了,因此而殞落
↑-《11:45》石猴車站(H2318m)位於眠月線終點9.26K,殘存站房與其他設施
↑- 石猴車站失落多年已形成一幅獨到的廢墟風情
↑- 軌道仍繼續往北延伸一段即中斷,為日治時期日本人興建伐木鐵道之舊路線,可續往松山、烏松坑,步行續行其後路徑可登松山下水漾森林、溪頭
↑- 石猴站廢棄的廁所後方為昔日往溪頭、豐山之舊登山路線方向
↑- 車站遺址有平坦空間和屋頂可供露營
↑-《12:31》踏上歸途,原路折返
↑-《13:23》回到塔山車站
↑-《13:49》回到明隧道崩塌處
↑-《14:40》沼平車站,續往園區出口
↑-《15:10》回到遊客服務中心前大停車廣場,等候遊覽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