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福山部落舊稱林望眼或是李茂岸,位於烏來南勢溪和大羅南溪會流處。林望眼山,海拔744公尺,三等三角點編號6254,另有一等衛星控制點,近來因為「林望眼山西峰」與「林望眼山東峰」兩顆森林三角點相繼被找出來,使得「林望眼山」連稜縱走變成一條熱門路線,而由福山部落經林望眼山至北插天山,落差約1300公尺,乃岳界所稱的北插東稜,是早期登北插天山的傳統路線,充滿了原始風貌,也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健腳路線。
行程記錄:
《05:30》新埔捷運站出發,過新店捷運站後右轉新烏路往烏來(台9甲),至13.5K取右過烏來觀光大橋經環山路往信賢,接北107鄉道往福山,至北107終點約17.5K取右上200公尺抵達「福山國小」側門旁停車,等候山友培嘉到齊後,整裝
《06:55》出發,續行產道約100公尺至路底,抵達「福山長老教會」,一座頗具透明玻璃帷幕的特色建築,旁有停車場可停車,將原停在國小內的車改停於此
《07:01》起登,林望眼山東峰登山口在教會前旁右側,為藍天隊今年初的新闢山徑,往林望眼山東峰(約8分),取造林路土面階梯上坡進入芒草區陡上
《07:04》林望眼山東峰,又稱福山,海拔443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樹林中無展望,休息拍照
《07:06》續行,往馬岸產業道路,原始山徑逐步緩上爬升,路況非常好
《07:13》出登山口,接水泥產道,左走數公尺再接上馬岸產業道路,左叉往馬岸泰雅廣場入口,取右往林望眼山登山口
《07:20》林望眼山登山口,快到產道盡頭處,往林望眼山約30分,取之進入,一路上坡,初有稀疏桂竹林。續行偏右循稜緩上,傳統山徑,林蔭茂密,路徑明顯,不致迷途
《07:36》叉路口,左叉可往林望眼山西峰(森林三角點)、北插天山 (約260分),取右即為林望眼山
《07:36》林望眼山,海拔744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54,並有「一等衛星控制點」鐵牌,休息拍照
《07:40》續行;退出數公尺至叉路口,取右循稜往「林望眼山西峰」、「北插天山」方行續走
《07:51》經過雨布獵寮營地,續行山徑
《07:58》林望眼山西峰叉路口,先取左循稜往西峰(約2分),然後再回此叉路口續行
《08:00》林望眼山西峰,海拔81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樹林中無展望,休息拍照
《08:05》續行,原路退回西峰叉路口,往北插天山方向續行
《08:15》長上坡,經過小片杉木林區
《08:24》空地三叉路口,左下可接「馬岸產道」路底登山口,此路是「幸福隊」於2015年5月底開通的,也被稱為「幸福新路」,取直行往北插天山方向續行,一路循原始又清楚的山徑上行
《09:28》過小山頭,上面有根「山字水泥柱」
《09:35》遇險惡的陡上碎石坡,小心上行,越到後段坡度越陡,接近70度的陡升坡,拉繩陡上,不太好走
《09:44》陡上至大岩壁之下方,一片霧茫茫,左切沿著岩壁下方走一小段,續取右拉樹根進入一段超級的陡上,泥土鬆軟溼滑
《09:55》終於上稜,續循右稜前進,沿途大片森氏杜鵑林分佈於路徑兩旁
《10:03》山徑右切,開始走一段平緩腰繞路,有古道的感覺
《10:28》遇沼澤,由沼澤之左側繞過
《10:30》經過木炭窯遺址,續行
《10:32》過山澗處,此處為較接近北插天山的水源地,過山澗小溪後續陡上前行
《10:35》進入杜鵑林稀疏箭竹區,循稜續上行
《10:58》終於抵達北插、多崖山的稜線叉路口,路口有標示牌指示,右線(東向)往多崖山,取左線(西向)往北插天山續行
《11:03》登頂北插天山,海拔1727公尺,山頂基石有兩顆,而且都是二等三角點No.1533、No.1125,也是我相隔9年再次登頂北插天山,休息拍照、午餐
《11:19》午餐後往南插天山方向續行,一段平緩後開始陡下山徑
《11:33》叉路,回往北插天山約0.4K,左往南插天山約6.7K,右下往木屋遺址水源地,取左,進入南北插縱走的稜線山徑,一路都是濃密的箭竹矮灌木,時而鑽行,上下坡路徑偶有落差,山徑濕滑不好走,稜線上濃霧密佈,鑽行於潮濕的箭竹叢,偶爾需找路,增加前進的困難度
《12:21》馬岸鞍部,樹上釘有指示牌一面,此處高約1500公尺,是南北插縱走行程的最低鞍部,前行不遠處有叉路,右往小烏來古道西段往赫威神木,續直行
《12:33》進入矮箭竹林的長上坡,往1689峰前行,雲霧中顯得原始與迷濛,路徑不明顯,總之就是沿著稜線一路上坡
《12:47》離開矮箭竹林,進入一片林相優美的山毛櫸林
《13:11》終於抵達1689峰,山頭寬緩,地上長滿了細長的軟草叢,有顆大倒木在此,左有叉路通往馬岸山,這南北插縱走算是體驗了約四分之一的路程,有緣再續,休息片刻取左往馬岸山方向下山
《13:16》取左往馬岸山方向下山,山徑原始,路條稀少,需有找路能力
《13:29》轉杜鵑林,一路在杜鵑林相的稜線上緩下
《14:17》出杜鵑稜線,遇沼澤地,右轉從沼澤地邊進入雜木林,一路下坡
《15:23》馬岸山,海拔1000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樹林中無展望,基石快被蕨類植物掩蓋,拍照後下山,下山的路徑更是原始,路跡已被蕨類等植物掩蓋,一路緩慢的下坡
《16:17》竹林,再不久遇水源,附近有廢寮,路徑顯的更混亂,小心找路前進,後段穿越難纏的倒竹區
《16:39》終於出私人產道登山口,總算解脫難纏的山徑,循私人產道往下,產道途中可眺望下方的伊甸園溫泉園
《17:00》產道轉彎處,接近馬岸溪旁,若直行產到則會進入溫泉莊園區,未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取左穿越芒草叢即見鐵絲網,網邊可穿越,下切至馬岸溪,再踏石過溪至對岸
《17:20》過溪至對岸接上路徑,穿過鐵網,續上行至上方產道
《17:27》叉路,左上接林望眼山稜線 (幸福新路),續上行至上方產道
《17:29》再穿過鐵網,接上馬岸產業道路,直行產道往福山長老教會
《18:00》回到早上《07:13》叉路口,左往林望眼山登山口,取早上來時山徑下福山長老教會
《18:14》回到福山長老教會停車場,結束今天艱苦的行程。
行程照片:
↑- 至北107終點約17.5K取右上200公尺抵達「福山國小」側門旁停車,等候山友培嘉到齊後,整裝
↑-《06:55》出發,續行產道約100公尺至路底,抵達「福山長老教會」,一座頗具透明玻璃帷幕的特色建築,旁有停車場可停車,將原停在國小內的車改停於此
↑-《07:01》起登,林望眼山東峰登山口在教會前旁右側,為藍天隊今年初的新闢山徑,往林望眼山東峰(約8分),取造林路土面階梯上坡進入芒草區陡上
↑-《07:04》林望眼山東峰,又稱福山,海拔443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樹林中無展望,休息拍照
↑-《07:06》續行,往馬岸產業道路,原始山徑逐步緩上爬升,路況非常好
↑-《07:13》出登山口,接水泥產道,左走數公尺再接上馬岸產業道路,左叉往馬岸泰雅廣場入口,取右往林望眼山登山口
↑-《07:20》林望眼山登山口,快到產道盡頭處,往林望眼山約30分,取之進入
↑- 一路上坡,初有稀疏桂竹林。續行偏右循稜緩上
↑- 傳統山徑,林蔭茂密,路徑明顯,不致迷途
↑-《07:36》林望眼山,海拔744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54,並有「一等衛星控制點」鐵牌,休息拍照
↑-《07:40》續行;退出數公尺至叉路口,取右循稜往「林望眼山西峰」、「北插天山」方行續走
↑-《07:51》經過雨布獵寮營地,續行山徑
↑-《07:58》林望眼山西峰叉路口,先取左循稜往西峰(約2分),然後再回此叉路口續行
↑-《08:00》林望眼山西峰,海拔815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樹林中無展望,休息拍照
↑-《08:05》續行,原路退回西峰叉路口,往北插天山方向續行
↑-《08:15》長上坡,經過小片杉木林區
↑-《08:24》空地三叉路口,左下可接「馬岸產道」路底登山口,此路是「幸福隊」於2015年5月底開通的,也被稱為「幸福新路」,取直行
↑- 往北插天山方向續行,一路循原始又清楚的山徑上行
↑- 剛好遇到兩位也要往北插天山前行的山友
↑- 起霧了,轉眼之間,已是迷霧森林
↑-《09:28》過小山頭,上面有根「山字水泥柱」
↑-《09:35》遇險惡的陡上碎石坡,小心上行
↑- 越到後段坡度越陡,接近70度的陡升坡,拉繩陡上,不太好走
↑-《09:44》陡上至大岩壁之下方,一片霧茫茫,左切沿著岩壁下方走一小段
↑- 續取右拉樹根進入一段超級的陡上,泥土鬆軟溼滑
↑-《09:55》終於上稜,續循右稜前進,沿途大片森氏杜鵑林分佈於路徑兩旁
↑-《10:03》山徑右切,開始走一段平緩腰繞路,有古道的感覺
↑-《10:28》遇沼澤,由沼澤之左側繞過
↑-《10:30》經過木炭窯遺址,續行
↑-《10:32》過山澗處,此處為較接近北插天山的水源地,過山澗小溪後續陡上前行
↑-《10:35》進入杜鵑林稀疏箭竹區,循稜續上行
↑-《10:58》終於抵達北插、多崖山的稜線叉路口,路口有標示牌指示,右線(東向)往多崖山,取左線(西向)往北插天山續行
↑-《11:03》登頂北插天山,海拔1727公尺,山頂基石有兩顆,而且都是二等三角點No.1533、No.1125,也是我相隔9年再次登頂北插天山,休息拍照、午餐
↑-《11:19》午餐後往南插天山方向續行
↑- 一段平緩後開始陡下山徑
↑-《11:33》叉路,回往北插天山約0.4K,左往南插天山約6.7K,右下往木屋遺址水源地,取左
↑- 進入南北插縱走的稜線山徑,一路都是濃密的箭竹矮灌木,時而鑽行,上下坡路徑偶有落差,山徑濕滑不好走
↑- 陳舊的南北插路徑指標木牌,已經看不清字跡,訴說著南北插縱走當年的風光歲月
↑- 稜線上濃霧密佈,身臨其境,才知傳說中的南北插縱走,真的不好惹
↑- 鑽行於潮濕的箭竹叢,偶爾需找路,增加前進的困難度
↑- 老舊傾倒的南北插路徑指標,山徑原始、草長,路跡不明,看來這條路線越來越少山友來造訪了
↑- 走在看不到路跡的溼滑矮箭竹林中,仍免不了打滑或一屁股坐下去
↑-《12:21》馬岸鞍部,樹上釘有指示牌一面,此處高約1500公尺,是南北插縱走行程的最低鞍部,前行不遠處有叉路,右往小烏來古道西段往赫威神木,續直行
↑-《12:33》進入矮箭竹林的長上坡,往1689峰前行,雲霧中顯得原始與迷濛,路徑不明顯,總之就是沿著稜線一路上坡
↑- 《12:47》離開矮箭竹林,進入一片林相優美的山毛櫸林
↑- 沿途的山毛櫸葉綠意盎然
↑- 優美的山毛櫸林相
↑- 再遇老舊的南北插路徑指標
↑-《13:11》終於抵達1689峰,山頭寬緩,地上長滿了細長的軟草叢
↑- 1689峰有顆大倒木在此,左有叉路通往馬岸山,這南北插縱走算是體驗了約四分之一的路程,有緣再續,休息片刻取左往馬岸山方向下山
↑-《13:16》取左往馬岸山方向下山,山徑原始,路條稀少,需有找路能力
↑-《13:29》轉杜鵑林,一路在杜鵑林相的稜線上緩下
↑-《14:17》出杜鵑稜線,遇沼澤地,右轉從沼澤地邊進入雜木林,一路緩下坡
↑- 進入雜木林,一路緩下坡
↑-
↑-《15:23》馬岸山,海拔1000公尺,山字森林三角點,樹林中無展望,基石快被蕨類植物掩蓋,拍照後下山
↑- 10年前釘在樹上的登頂牌
↑- 下山的路徑更是原始
↑- 路跡已被蕨類等植物掩蓋,一路緩慢的下坡
↑- 被蕨類植物掩蓋的山徑
↑-《16:17》下抵竹林
↑- 再不久遇水源
↑- 附近有廢寮,路徑顯的更混亂,小心找路前進
↑- 後段穿越難纏的倒竹區
↑-《16:39》終於出私人產道登山口,總算解脫難纏的山徑
↑- 循私人產道往下
↑- 產道途中可眺望下方的伊甸園溫泉園
↑-《17:00》產道轉彎處,接近馬岸溪旁,若直行產到則會進入溫泉莊園區,未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取左穿越芒草叢即見鐵絲網,網邊可輕鬆穿越,下切至馬岸溪,再踏石過溪至對岸
↑- 至馬岸溪,再踏石過溪至對岸
↑- 若下雨還是改走溫泉莊園以策安全
↑-《17:20》過溪至對岸接上路徑,穿過鐵網,續上行至上方產道
↑-《17:27》叉路,左上接林望眼山稜線 (幸福新路),續上行至上方產道
↑-《17:29》再穿過鐵網,接上馬岸產業道路,直行產道往福山長老教會
↑-《18:00》回到早上《07:13》叉路口,左往林望眼山登山口,取早上來時山徑下福山長老教會
↑-《18:14》回到福山長老教會停車場,結束今天艱苦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