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金一稜之「基隆山稜 」是指基隆山向東延伸至雷霆山(基隆山東峰)的稜線,是由古道專家林宗盛老師所命名。一般人多習慣從隔頂站沿步道走到基隆山主峰後,再沿著稜線往返東峰,或是到東峰後再從鞍部下山尖路步道,近年來山友打通一條從水湳洞濂洞國小旁,攀爬巨型岩壁,直上東峰的路線,需陡上攀岩,極具挑戰性,吸引不少山友造訪。
↑- 地圖來源:偶爾獨步山林間網站 (紅點為當日行走路線)
行程記錄:
《07:30》新埔捷運站集合,國道三轉國道一號北上過五堵交流道後,接萬瑞快速公路(台62線)至終點(瑞濱交流道)右轉濱海公路至台2線約78.8K處「船塢站」旁小車道進入,於石碑旁停車整裝
《08:32》出發,於「船塢站」面對基隆山東峰往回走至北34鄉道0K處之水湳洞停車場
《08:36》濂洞里步道入口,位於北34鄉道0K,沿木棧道往濂洞國小,取之上行,中途有幾段與柏油路交錯,續行步道繼續往上
《08:48》步道上端,接上濂洞國小聯外車道(洞頂路101巷),左往基隆山東峰登山口,右往濂洞國小,取左
《08:50》基隆山東峰登山口,位於民宅旁擋土牆上方,爬擋土牆直上,循布條一路陡上,山徑大多沿著乾溝上行,溪溝中常有大石需攀爬,雜草土徑中前進,有時芒草雜草及姑婆芋中鑽,路徑還算清楚,有時可以俯瞰陰陽海、水湳洞
《09:07》突然就見到數十公尺高的巨型岩石,矗立在前方,岩壁前有指標,右轉往基隆山東峰60分~120分,從山壁間一條繩索垂降在眼前,拉住繩索,一步一步往上蹬,用了許多力氣才來到巨石上端,途中前望有如髮夾彎的金水公路、黃金瀑布、十三層遺址,美景盡收眼底
《09:31》攀上斜岩,往左轉入腰繞緩上的芒草山路,不久再轉為連續陡上的芒草山路
《10:00》突岩,最後一段攀岩要穿過岩石間窄縫至突岩上方,還好都有繩索可以輔助上攀。小心爬到突出巨岩石上,有點恐怖,但展望無敵,感覺已經上到上方稜線,坡度變的緩緩而升上稜,轉基隆山東南稜繼續往上,漫漫芒草山路,仍舊有不少陡坡,但難度不高
《10:25》基隆山東峰,又稱石尪山、雷霆峰,海拔467公尺,無基石。芒草山頭展望極佳。
《10:40》續行,初為陡下,從東峰走黃金一稜到基隆山主峰,還要爬升100多公尺,路徑清楚可見,登山界赫赫有名,名列黃金十稜之首
《10:46》鞍部叉路,左下山路往山尖路登山口,直行循稜往基隆山,途中回眺基隆山東峰,稜線上蒼茫的芒花,在一座又一座的山頭上不斷的無限延伸
《11:00》485峰,芒草山頭,台陽4號基石,為早年基隆顏家的礦業公司曾在此開發金礦的記錄
《11:05》台陽2號基石,位於鞍部附近
《11:19》基隆山,海拔588公尺,台灣小百岳,三等三角點一一○九號。基隆山眺望山海,景色令人震憾,山頂是個長方形的平台,是欣賞海景的最佳地點
《11:38》續行,循石階步道下往隔頂登山口
《12:07》基隆山登山口,接上102縣道,左往金瓜石、雙溪,右往九份。來到九份,往熱鬧的基山街裡走去,午餐去九分老街品嘗美食
《13:40》九分老街午餐後,回到基隆山登山口隔頂公車站牌旁,入口處豎立石碑,寫著「山尖路觀光步道」。進入步道,順著石階路下行
《13:57》水圳橋遺跡,當時日本人在水湳洞興建選煉廠, 煉銅需要使用大量的用水,所以在上游建造水圳及水圳橋,引水至十三層供選煉廠使用
《14:03》石山橋橋頭前,馬路旁有一條石階步道,通往金福宮、勸濟堂,取直行往山尖路
《14:08》接上山尖步道出口,沿山尖路往濱海公路
《14:25》接上濂洞國小聯外車道(洞頂路101巷),回到基隆山東峰登山口,續行往濂洞國小
《14:29》濂洞國小,平日沒有開放,續下行階梯往濂洞里步道
《14:43》接上濂洞里步道,原路下山回程,至「船塢站」取車回台北,感謝崑哥同行
行程照片:
↑-《08:32》出發,於「船塢站」面對基隆山東峰往回走至北34鄉道0K處之水湳洞停車場
↑-《08:36》濂洞里步道入口,位於北34鄉道0K,沿木棧道往濂洞國小,取之上行
↑- 沿石階上行經(水湳派出所),續上行
↑- 中途有幾段與柏油路交錯,續行步道繼續往上
↑-《08:48》步道上端,接上濂洞國小聯外車道(洞頂路101巷),左往基隆山東峰登山口,右往濂洞國小,取左
↑-《08:50》基隆山東峰登山口,位於民宅旁擋土牆上方,爬擋土牆直上
↑- 循布條一路陡上
↑- 山徑大多沿著乾溝上行,溪溝中常有大石需攀爬
↑- 雜草土徑中前進,有時芒草雜草及姑婆芋中鑽,路徑還算清楚
↑-《09:07》突然就見到數十公尺高的巨型岩石,矗立在前方
↑- 岩壁前有指標,右轉往基隆山東峰60分~120分
↑- 從山壁間一條繩索垂降在眼前,拉住繩索,一步一步往上蹬,岩石峭壁,若無攀爬能力恐難攀登,用了許多力氣才來到巨石上端
↑- 攀繩途中前望有如髮夾彎的金水公路、黃金瀑布、十三層遺址,美景盡收眼底
↑- 岩溝攀繩,一段段直上
↑- 沿途可以俯瞰陰陽海、水湳洞
↑- 走一段爬一段,偶爾停下來休息一下
↑- 更遠的南雅海岸都清楚可見
↑-《09:31》攀上斜岩,往左轉入腰繞緩上的芒草山路
↑- 不久再轉為連續陡上的芒草山路
↑- 一路都有山海美景伴隨,芒花隨風飄逸
↑-《10:00》突岩,最後一段攀岩要穿過岩石間窄縫至突岩上方
↑- 還好都有繩索可以輔助上攀
↑- 用手扳住石頭將身體往上拉抬過岩石窄縫,這處攀岩需要一些手勁
↑- 小心爬到突出巨岩石上,有點恐怖,但展望無敵
↑- 感覺已經將上到上方稜線,坡度變的緩緩而升上稜,轉基隆山東南稜繼續往上
↑- 漫漫芒草山路,仍舊有不少陡坡,但難度不高
↑- 俯瞰蜿蜒曲折的金水公路
↑-《10:25》基隆山東峰,又稱石尪山、雷霆峰,海拔467公尺,無基石。芒草山頭展望極佳,四面視野遼闊
↑- 基隆山東峰視野遼闊,展望極佳,見山見海
↑- 《10:40》續行,初為陡下,從東峰走黃金一稜到基隆山主峰,還要爬升100多公尺,路徑清楚可見,登山界赫赫有名,名列黃金十稜之首
↑-《10:46》鞍部叉路,左下山路往山尖路登山口,直行循稜往基隆山
↑- 回眺基隆山東峰
↑- 稜線中間的小山頭是485峰
↑- 回眺基隆山東峰,稜線上蒼茫的金黃芒花,讓這黃金一稜像是一條黃金的稜線
↑-《11:00》485峰,芒草山頭,台陽4號基石
↑- 《11:05》台陽2號基石,位於鞍部附近,為早年基隆顏家的礦業公司曾在此開發金礦的記錄
↑- 回首蒼茫的芒花,在一座又一座的山頭上不斷的無限延伸
↑- 看到基地台天線,已接近基隆山頂
↑-《11:19》基隆山,海拔588公尺,台灣小百岳,三等三角點一一○九號。山頂是個長方形的平台,是欣賞海景的最佳地點
↑- 基隆山往深澳灣之展望極佳,眺望山海,景色令人震憾
↑- 遠眺黃金稜線群
↑- 山頂涼亭,旁邊有一間建築物,設有許多天線,基石位於山頂天線圍牆旁
↑- 基石位於基地台牆邊
↑-《11:38》續行,循石階步道下往隔頂登山口
↑-《12:07》基隆山登山口,接上102縣道,左往金瓜石、雙溪,右往九份
↑- 來到九份,往熱鬧的基山街裡走去,午餐去九分老街品嘗美食
↑-《13:40》九分老街午餐後,回到基隆山登山口隔頂公車站牌旁,入口處豎立石碑,寫著「山尖路觀光步道」
↑- 進入步道,順著石階路下行
↑- 連著穿過聚落及車道,然後沿著溪岸下行
↑-《13:57》水圳橋遺跡。當時日本人在水湳洞興建選煉廠, 煉銅需要使用大量的用水,所以在上游建造水圳及水圳橋,引水至十三層供選煉廠使用
↑- 水圳橋遺跡,也被稱做「三層橋」,這裡共有三座橋樑,分為上中下三層
↑-《14:03》石山橋橋頭前,馬路旁有一條石階步道,通往金福宮、勸濟堂,取直行往山尖路
↑-《14:08》接上山尖步道出口,沿山尖路往濱海公路
↑-《14:25》接上濂洞國小聯外車道(洞頂路101巷),回到基隆山東峰登山口,續行往濂洞國小
↑-《14:29》濂洞國小,平日沒有開放
↑- 續下行階梯往濂洞里步道
↑-《14:43》接上濂洞里步道,原路下山回程,至「船塢站」取車回台北,感謝崑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