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黃金稜脈共計十稜,由古道專家林宗聖先生最早探勘且命名。劍龍稜、鋸齒稜名列黃金十稜之第五、六稜,位於新北巿瑞芳鎮金瓜石一帶,稜脈如爪子般由南而北縱列,高度介於海拔200~700百公尺,而「黃金稜線」以鋸齒稜為主軸,再連接支稜的「劍龍稜」一次到位,堪稱黃金稜線最經典、最刺激的路段,在絕佳的峰頂及稜線上,靠在岩稜上欣賞秀麗景致,絕對是一種黃金級的享受。
↑- 地圖來源:偶爾獨步山林間網站
行程記錄:
《07:35》新埔捷運站集合,國道三轉國道一號北上過五堵交流道後,接萬瑞快速公路(台62線)至終點(瑞濱交流道)右轉濱海公路至台2線約79.6K處左側空地停車處停車與國豪會合,整裝待出發,停車處對面擋土牆也正是俯瞰稜的登山口。(原先計劃要走俯瞰稜下山,所以將車停放此處)
《07:46》出發,循濱海公路往80.2K登山口前行,今天是艷陽高照的炎熱好天氣,海水也顯的格外湛藍美麗,隔著台金公司的圍牆就能清楚遙望今天要走的劍龍稜與鋸齒稜,一直向上延伸至茶壺山
《07:52》濱海公路80.1K處,原廢棄煉銅廠旁圍牆缺口已經修補完整,不方便直接翻牆進去,續前行
《07:53》瑞能橋,濱海公路80.2K處,傳統登劍龍稜是從橋下開始溯溪進入廢棄廠區,但目前台金公司的廢棄廠區已經沒有駐守人員看守,所以就從半平溪右岸(靠近明隧道的這一邊),欄杆圍牆第5格的圍牆缺口翻牆低調進入
《07:56》翻牆進入後,小心翼翼遇三根杉木橋至對岸主廠區,需要一些平衡感並克服懼高症,若不過杉木橋亦可在廢棄四層樓房前50公尺處的水泥橋與主路線交會,只因左側路徑雜草較多,不像沿著主廠區車道往登山口較直接好走
《08:02》廢棄大樓,車道轉為廢棄產道,開始進入芒草區,往上可見一座水泥四角方亭,劍龍稜脊正在方亭的更上方
《08:05》溯溪叉路,望見溪中的大堆涵管,左下小徑下溪,可溯小段半平溪經攔砂壩往劍龍稜的峭壁登山口,選擇不溯溪,續行芒草山徑上行,接芒萁小路往上爬,往水泥四角方亭,路況佳
《08:10》廢棄四方亭,展望頗佳,可俯瞰登山口附近,休息片刻
《08:15》續上行,隨著高度漸上升,回望來時路頗為壯麗,續鑽過芒草區,轉為橫向往左山腰路,穿梭芒草間
《08:30》鞍部十字叉路,左上往劍龍稜溯溪登山口路線,直行往新闢的半平山斷崖水管路,右往劍龍稜,取左往劍龍稜溯溪登山口路線走一小段再回,馬上出現垂直的五公尺岩壁。岩壁最垂直處(約兩公尺長)已有架好的繩子
《08:38》抵達劍龍稜溯溪登山口上來的第二小山頭,此山為芒草岩石混生山峰,有一大一小兩個山頭,展望極佳,可清楚俯瞰山海美景,遠眺濱海公路、南子吝山山頭,續前行幾公尺可遠朓黃金峽谷,而夾於黃金峽谷其中的大鬼瀑布更是一覽無遺,另外也可看到山腰間的半平山斷崖水管路古道,有人稱為比擬錐麓古道的小錐麓
《08:46》原路往鞍部十字叉路折返,看正前方劍龍稜那「波濤起伏」的高聳岩稜
《08:50》回到叉路口,續循稜而上
《08:57》稜線小平台,抵達劍龍稜斜背脊尾,劍龍稜的精彩路段由此開始。休息片刻。小平台是劍龍稜背脊精華段(第二段)的起點
《09:00》開始攀登劍龍稜龍脊,仰望一連串如同劍龍棘片的岩稜,路徑大都走在稜左斜岩上,落腳點多,走起來驚而不險。 過了劍龍稜精彩路段之後,與鋸齒稜銜接的381峰、與俯瞰稜銜接的555峰就清楚地呈現在眼前
《09:30》背脊精彩路段結束後是草坡瘦稜,草坡一路緩上到381峰,這是劍龍稜的第三段
《10:17》登上381峰,與鋸齒稜銜接,劍龍稜也在此結束,鋸齒稜也可往下到半平溪,但這段太過危險,很少人敢這樣走
《10:30》續行,開始改循鋸齒稜往上,鋸齒稜因裸岩稜線如鋸齒般而得名,沿途須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岩稜,強烈的陽光照射十分灼熱,偶爾要找個山壁岩洞處遮陽休息
《10:53》巨大的裸岩斜坡,小心沿著岩稜慢慢前進,越愈往上爬就越感覺出整條稜線的險峻
《11:06》攀繩爬上陡峭危稜,再一段緩坡岩稜,稍後又進入芒草區,開始攻向555峰
《11:20》午餐休息。在往555峰的途中實在太過炎熱,臨時鑽進不起眼的灌木叢中,躲那毒辣的太陽,今天每人大概都背了5公升的水,最後居然都喝光了
《12:00》午餐後續行,再進入芒草區,續往555峰上行
《12:12》登上555峰,人高的芒草山頭,俯瞰稜叉路位於高芒草區裡面,再往前一點點有岩石區展望,555峰在濱海公路上就可清楚可見,是個高聳圓錐狀的翠綠山頭,頗為俊俏
《12:18》續行,進入鋸齒稜的最後一段,往半平山,還需要上升160公尺,仍舊是芒草區,路況不錯
《12:26》攀繩越岩稜,途中有很多高聳的巨岩,鋸齒稜末段有好幾次路線偏離岩稜,從旁繞上
《12:48》續腰繞一段極陡的岩稜(不登頂),等候休息20分鐘
《13:29》茶壺山叉路,接上茶壺山、半平山步道,直行往半平山,右攀繩垂降岩稜往茶壺山,直行登頂再回
《13:38》半平山(半屏山),713公尺,無基石。山頂有廢棄水泥旗桿座與步道解說牌。續行步道可往草山公路登燦光寮山,拍照後原路回到茶壺山叉路
《13:50》回到茶壺山叉路,取左攀繩垂降岩稜,V形裸岩大斜坡,高度大約3、4層樓高,斜度大約75度以上
《13:54》續行茶壺山稜,也是黃金十稜之一,這條往茶壺山的稜線是有規劃的步道,路況佳
《14:17》無耳茶壺山岩堆,直接往右鑽入岩洞的路被封住,可能是最近有人出事在此,先橫渡岩塊,再鑽垂降岩洞即出無耳茶壺山正面岩洞。過無耳茶壺山續行,往下的步道屬於輕鬆的大眾路線
《14:36》寶獅亭,休息,決定不再加碼俯瞰稜
《14:58》續行,循步道下往金瓜石勸濟堂登山口
《15:26》勸濟堂,至前方古早味小吃店吃碗剉冰消暑
《16:10》於勸濟堂公車站直接搭小型公車前往水湳洞,一個小時一班車
《16:21》水湳洞公車站,取右沿濱海公路往79.6K停車處取車,約步行一公里,結束今日熱到爆的行程。
行程照片:
↑- 至台2線約79.6K處左側空地停車處停車與國豪會合,整裝待出發,停車處對面擋土牆也正是俯瞰稜的登山口。(原先計劃要走俯瞰稜下山,所以將車停放此處)
↑-《07:46》出發,循濱海公路往80.2K登山口前行
↑- 今天是艷陽高照的炎熱好天氣,海水也顯的格外湛藍美麗
↑- 隔著台金公司的圍牆就能清楚遙望今天要走的劍龍稜與鋸齒稜,一直向上延伸至茶壺山
↑-《07:52》濱海公路80.1K處,原廢棄煉銅廠旁圍牆缺口已經修補完整,不方便直接翻牆進去,續前行
↑-《07:53》瑞能橋,濱海公路80.2K處,傳統登劍龍稜是從橋下開始溯溪進入廢棄廠區,但目前台金公司的廢棄廠區已經沒有駐守人員看守,所以就從半平溪右岸(靠近明隧道的這一邊),欄杆圍牆第5格的圍牆缺口翻牆低調進入
↑-《07:56》欄杆圍牆第5格的圍牆缺口翻牆低調進入
↑- 翻牆進入後,小心翼翼遇三根杉木橋至對岸主廠區,需要一些平衡感並克服懼高症
↑- 若不過杉木橋亦可在廢棄四層樓房前50公尺處的水泥橋與主路線交會,只因左側路徑雜草較多,不像沿著主廠區車道往登山口較直接好走
↑-《08:02》廢棄大樓,車道轉為廢棄產道
↑- 廢棄產道,開始進入芒草區,往上可見一座水泥四角方亭,劍龍稜脊正在方亭的更上方
↑-《08:05》溯溪叉路,望見溪中的大堆涵管,左下小徑下溪,可溯小段半平溪經攔砂壩往劍龍稜的峭壁登山口,選擇不溯溪,續行
↑- 芒草山徑上行,接芒萁小路往上爬,往水泥四角方亭,路況佳
↑-《08:10》廢棄四方亭,展望頗佳,可俯瞰登山口附近,休息片刻
↑- 俯瞰登山口附近
↑-《08:15》續上行,隨著高度漸上升,回望來時路頗為壯麗
↑- 續鑽過芒草區,轉為橫向往左山腰路,穿梭芒草間
↑-《08:30》鞍部十字叉路,取左往劍龍稜溯溪登山口路線走一小段再回,馬上出現垂直的五公尺岩壁。岩壁最垂直處(約兩公尺長)已有架好的繩子
↑- 展望極佳,可清楚俯瞰山海美景,遠眺濱海公路、南子吝山山頭
↑-《08:38》抵達劍龍稜溯溪登山口上來的第二小山頭,此山為芒草岩石混生山峰,有一大一小兩個山頭
↑- 續前行幾公尺可遠朓黃金峽谷
↑- 夾於黃金峽谷其中的大鬼瀑布更是一覽無遺
↑- 另外也可看到山腰間的半平山斷崖水管路古道,有人稱為比擬錐麓古道的小錐麓
↑-《08:46》原路往鞍部十字叉路折返
↑- 看正前方劍龍稜那「波濤起伏」的高聳岩稜
↑-《08:50》回到叉路口,續循稜而上
↑-《08:57》稜線小平台,抵達劍龍稜斜背脊尾,劍龍稜的精彩路段由此開始。休息片刻。小平台是劍龍稜背脊精華段(第二段)的起點
↑-《07:58》開始攀登劍龍稜龍脊,仰望一連串如同劍龍棘片的岩稜
↑- 初次嚐到劍龍稜的滋味,總會下意識的向下方絕壁張望,帶點興奮又稍有幾分膽怯
↑- 路徑大都走在稜左斜岩上,落腳點多,走起來驚而不險
↑- 行走在峭壁岩稜上,小心翼翼採抵姿勢前進
↑- 愈往上爬愈覺劍龍稜的險峻,烈日當頭,爬起來汗流浹背的,真是熱翻了!
↑- 劍龍稜整條稜線多由岩塊、陡坡峭壁及芒草叢所構成,整條路線保持較原始的風貌
↑- 環顧四周皆無高大樹木,只有低矮植物,因東北部濱海地區的特殊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造就出大自然的絕佳景致
↑- 稜線的視野極佳,美景隨眼可得
↑- 過了劍龍稜精彩路段之後,與鋸齒稜銜接的381峰、與俯瞰稜銜接的555峰就清楚地呈現在眼前
↑-《09:30》背脊精彩路段結束後是草坡瘦稜,草坡一路緩上到381峰,這是劍龍稜的第三段
↑- 沿著稜線前往381峰
↑- 向上仰望,最接近的左上高點就是381峰,中間明顯突出高點就是555峰,右方的茶壺山也清楚可見
↑- 站在岩稜上欣賞秀麗景致,絕對是一種黃金級的享受
↑- 劍龍稜上遙看遠處的基隆山、瑞芳的水湳洞與陰陽海,遠處的基隆嶼都清楚可見
↑- 俯瞰山下的黃金池稜脈間的山坡與幽谷
↑- 隨著高度逐漸上升及角度變化,視野愈寬闊
↑-《10:17》登上381峰,與鋸齒稜銜接,劍龍稜也在此結束,鋸齒稜也可往下到半平溪,但這段太過危險,很少人敢這樣走
↑-《10:30》續行,開始循鋸齒稜往上
↑- 鋸齒稜因裸岩稜線如鋸齒般而得名,沿途須翻過一座又一座的岩稜
↑- 強烈的陽光照射十分灼熱,偶爾要找個山壁岩洞處遮陽休息
↑-《10:53》巨大的裸岩斜坡,小心沿著岩稜慢慢前進
↑- 驚險的裸岩斜坡,相機斜拍呈現的驚悚效果
↑- 續行往555峰
↑- 路過突出的石塊,爬到驚險處拍照
↑- 手腳並用小心前進,許多高山百岳都不如此路徑驚險刺激
↑-《11:06》攀繩爬上陡峭危稜
↑- 再一段緩坡岩稜,開始邁向555峰
↑- 進平緩斜岩芒草區,從左側進入
↑- 越愈往上爬就越感覺出整條稜線的險峻
↑-《11:20》午餐休息。在往555峰的途中實在太過炎熱,臨時鑽進不起眼的灌木叢中,躲那毒辣的太陽,今天每人大概都背了5公升的水,最後居然都喝光了
↑-《12:00》午餐後續行,再進入芒草區,續往555峰上行
↑- 終於有一陣雲霧湧起,在酷暑中微微感到一絲絲涼意
↑-《12:12》登上555峰,人高的芒草山頭,俯瞰稜叉路位於高芒草區裡面
↑- 再往前一點點有岩石區展望,555峰在濱海公路上就可清楚可見,是個高聳圓錐狀的翠綠山頭,頗為俊俏
↑-《12:18》續行,進入鋸齒稜的最後一段,往半平山,還需要上升160公尺,仍舊是芒草區,路況不錯
↑- 海拔約600公尺往下望半平峽谷,半平溪看起來更是渺小,有如一洩千里的陡峭
↑- 從555峰後往半平稜壁,這段稜線也是相當尖銳,這鋸齒稜的最後一段也是充滿考驗
↑-《12:26》攀繩越岩稜
↑- 途中有很多高聳的巨岩
↑- 續腰繞一段極陡的岩稜(不登頂)
↑- 鋸齒稜末段有好幾次路線偏離岩稜,從旁繞上
↑-《13:29》茶壺山叉路,接上茶壺山、半平山步道,直行往半平山,右攀繩垂降岩稜往茶壺山,直行登頂再回
↑- 遠眺基隆山、金瓜石、茶壺山美景
↑- 回望茶壺山叉路
↑- 半平山遠至燦光寮山也露出了完整的姿態
↑-《13:38》半平山(半屏山),713公尺,無基石。山頂有廢棄水泥旗桿座與步道解說牌。續行步道可往草山公路登燦光寮山,拍照後原路回到茶壺山叉路
↑- 半平山有360度的展望。周遭山海壯闊,美景令人動容
↑-《13:50》回到茶壺山叉路,取左攀繩垂降岩稜,V形裸岩大斜坡,高度大約3、4層樓高,斜度大約75度以上
↑-《13:54》續行茶壺山稜,也是黃金十稜之一
↑- 這條往茶壺山的稜線是有規劃的步道,路況佳
↑- 望茶壺山,反而不像是茶壺,像是一個陡峭、高聳的孤獨山峰
↑- 仰望半平山,高聳的石壁頗具大山氣勢
↑- 回首來時路
↑-《14:17》無耳茶壺山岩堆,直接往右鑽入岩洞的路被封住,可能是最近有人出事在此
↑- 先橫渡岩塊,再鑽垂降岩洞即出無耳茶壺山正面岩洞
↑- 過無耳茶壺山續行,往下的步道屬於輕鬆的大眾路線
↑-《14:36》寶獅亭,休息,決定不再加碼俯瞰稜
↑-《14:58》續行,循步道下往金瓜石勸濟堂登山口
↑-《15:26》勸濟堂
↑- 至前方古早味小吃店吃碗剉冰消暑
↑- 於勸濟堂公車站直接搭小型公車前往水湳洞,一個小時一班車
↑-《16:21》水湳洞公車站眺望十三層遺址,取右沿濱海公路往79.6K停車處取車,約步行一公里,結束今日熱到爆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