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神代山,標高1566公尺,三等三角點6222號基石, 位於宜蘭大同鄉嘉平林道北線的一顆山頭,早期屬於冷門山頭之一。早期要攀登此山,都要經由四季循嘉平林道上登,此路線來回超過30K,路程甚遠,參訪的山友不多,近期由幾位前輩辛苦開闢新路後,再由當地原住民從茂安村的活動中心對面開闢獵徑上登,此路線變成登神代山最近的路線,再加上可順訪神代神木及神代池,是最近熱門的路線之一。
↑- 地圖來源:雲行的天空 網站
行程記錄:
《05:40》國道3號 → 國道5號 → 下宜蘭交流道 → 接192縣道往宜蘭員山鄉 → 接台9線過宜蘭橋後右轉環河路到底接台7線 → 續行接台7甲線至12.5K茂安部落,於茂安部落射箭地標,可以停約4輛車,獵徑登山口就在對面,登山口旁有一面反光鏡
《08:10》步行出發,進入竹林開此陡升,土徑又陡又滑。連續在竹林間穿梭陡上,蜿蜒向上, 這條獵徑是由當地原住民朋友所開闢,以取代台7甲線11.5公里德荃橋起登的路徑
《08:30》第一段竹林陡升暫時結束,但緊接著就是第二段竹林陡升,山徑旁的竹子方便手握,就是很好的借力支撐
《08:47》竹林轉為雜木林,左側往台七甲11.5K德荃橋的路徑已經不太清楚,取支稜續上,山徑稍緩
《08:54》出樹林至展望點,視野開闊,可以看到蘭陽溪寬大河床與對面的山勢,對面的留茂安山(右上)最為醒目, 遠方是宜蘭與新竹交界的中級山
《09:05》續行, 雜木林中偶有杉木
《09:10》展望點2,這裡的視野更好,對岸層峰相疊,驚嘆不已,除了蘭陽溪河床外,右手邊應該是北橫一帶的美麗山勢
《09:16》炭痕小平台,海拔已經破千, 續上行, 沿途林木稀疏,視野開闊而展望絕佳
《09:34》山字水泥柱及保安林界基石,休息片刻後續行, 沿支稜續上
《09:50》極陡坡,僅有細繩攀扶,也是目前僅有的架繩處, 這裡是接上嘉平林道前的最後一段陡坡
《09:57》山徑轉緩,林相轉變,倘佯在柳杉森林中,即將接上嘉平林道
《10:00》接上嘉平林道寬稜地,海拔約1240公尺, 左右林道段已經荒廢, 直行循獵徑沿支稜上行
《10:05》不久後即接回嘉平林道,山徑變的平緩上升好走,林間的杉木高聳參天,陽光透過枝葉灑進林道,整段林道的美麗令人相當舒暢
《10:33》林道上的芒草區,已被砍成康莊大道,可見這條山徑最近真的頗為熱門
《10:36》有舊時伐木時期遺留下來的木馬道
《10:39》抵林務局民國66年立「嘉蘭造林中心區告示牌」,續沿林道而行
《11:10》水源處,水源流在林道上,活水量小,應該還算穩定,整條林道途中常有泥濘不堪的路段,穿雨鞋行走較為方便舒適
《11:18》穿越倒巨木,林道出現伐木殘存樹頭,令人不勝唏噓
《11:21》神代神木叉路,左下神木約1分,回程再探續, 直行往神代山
《11:33》神代池叉路,左下往神代池約2分,待回程再來欣賞,取林道續行,松羅附生於柳杉林更是掛滿樹幹,蒼翠而碧綠
《11:41》林道叉路,嘉平林道至此呈一個U字形,直行往神代山,右後轉往四季、加羅湖, 取前穿越深溪溝往神代山,一開始先沿乾溪溝下行,溪溝居然也有舊時伐木的木馬道
《11:51》抵鞍部後,即開始上行往神代山,已經接近山頂,落差不大
《12:02》神代山,標高1566公尺,三等三角點6222號基石,樹林中無展望, 山頂上腹地不大
《12:05》退回接近山頂的杜鵑純林,鬆軟的地毯徑空地中,午餐煮食,享受美好的午餐時光
《13:40》午餐後,大夥拍完登頂照,原路折返回程
《14:02》回至神代池叉路,取右下往神代池賞景,路況佳
《14:04》神代池,是加羅湖群偏遠的一座湖泊,少有山友參訪, 隱身在荒煙蔓草之中,水質呈褐黑色,有如藏於深山中的一顆寶石,美輪美奐湖光山色加上倒影極為漂亮,湖畔草地部份形成沼澤,鞋子會下陷,親近時須小心,神代池平靜無痕,藍天綠野倒影其中猶如一面明鏡, 有如世外桃源,值得一訪
《14:27》回至神代神木叉路,取右下往神代神木賞景
《14:29》 神代神木,胸圍浩大,約十幾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是整段行程中唯一見到的神木,所幸能在伐木時期中存活下來。站在巨木前人是如此的渺小,大夥一一與神木合影留念
《14:50》回到嘉平林道,續行回程,午後霧氣瀰漫,為林道增添了一份矇矓美
《15:45》離開嘉平林道,進入一路陡下的山徑
《16:40》順利回到茂安部落登山口,感謝山界前輩開了一條這麼棒的山徑。(今日上山約4小時、下山約3小時,午餐休息1.5小時,上下落差約1000公尺)
行程照片:
↑-《08:00》台7甲線12.5K茂安部落,於茂安部落射箭地標,可以停約4輛車,獵徑登山口就在對面,登山口旁有一面反光鏡
↑-《08:10》步行出發,進入竹林開此陡升,土徑又陡又滑
↑- 這條獵徑是由當地原住民朋友所開闢,以取代台7甲線11.5公里德荃橋起登的路徑
↑- 連續在竹林間穿梭陡上,蜿蜒向上
↑-《08:30》第一段竹林陡升暫時結束,但緊接著就是第二段竹林陡升
↑- 山徑旁的竹子方便手握,就是很好的借力支撐
↑-《08:47》竹林轉為雜木林,左側往台七甲11.5K德荃橋的路徑已經不太清楚,取支稜續上,山徑稍緩
↑-《08:54》出樹林至展望點,視野開闊,可以看到蘭陽溪寬大河床與對面的山勢,對面的留茂安山(右上)最為醒目, 遠方是宜蘭與新竹交界的中級山
↑- 俯瞰蘭陽溪寬大河床
↑-《09:05》續行, 雜木林中偶有杉木
↑-《09:10》展望點2,這裡的視野更好,對岸層峰相疊,驚嘆不已
↑- 除了蘭陽溪河床外,右手邊應該是北橫一帶的美麗山勢
↑-《09:16》炭痕小平台,海拔已經破千
↑- 續上行,沿途林木稀疏,視野開闊而展望絕佳
↑- 沿途路徑十分清楚好走
↑-《09:34》山字水泥柱及保安林界基石,休息片刻後續行, 沿支稜續上
↑-《09:50》極陡坡,僅有細繩攀扶,也是目前僅有的架繩處, 這裡是接上嘉平林道前的最後一段陡坡
↑-《09:57》山徑轉緩,林相轉變,倘佯在柳杉森林中,即將接上嘉平林道
↑-《10:00》接上嘉平林道寬稜地,海拔約1240公尺, 左右林道段已經荒廢, 直行循獵徑沿支稜上行
↑- 遠眺南山村一帶
↑-《10:05》不久後即接回嘉平林道,山徑變的平緩上升好走
↑- 林間的杉木高聳參天,陽光透過枝葉灑進林道
↑- 整段林道的美麗令人相當舒暢
↑-《10:33》林道上的芒草區,已被砍成康莊大道,可見這條山徑最近真的頗為熱門
↑-《10:36》有舊時伐木時期遺留下來的木馬道
↑-《10:39》抵林務局民國66年立「嘉蘭造林中心區告示牌」,續沿林道而行
↑-《11:10》水源處,水源流在林道上,活水量小,應該還算穩定
↑- 整條林道途中常有泥濘不堪的路段,穿雨鞋行走較為方便舒適
↑-《11:18》穿越倒巨木,林道出現伐木殘存樹頭,令人不勝唏噓
↑-《11:21》神代神木叉路,左下神木約1分,回程再探續, 直行往神代山
↑- 林道途中之展望
↑-《11:33》神代池叉路,左下往神代池約2分,待回程再來欣賞
↑- 取林道續行,松羅附生於柳杉林更是掛滿樹幹,蒼翠而碧綠
↑-《11:41》林道叉路,嘉平林道至此呈一個U字形,直行往神代山,右後轉往四季、加羅湖
↑- 取前穿越深溪溝往神代山,一開始先沿乾溪溝下行
↑- 溪溝中居然也有舊時伐木的木馬道
↑-《11:51》抵鞍部後,即開始上行往神代山
↑- 已經接近山頂,落差不大
↑-《12:02》神代山,標高1566公尺,三等三角點6222號基石,樹林中無展望, 山頂上腹地不大
↑-《12:05》退回接近山頂的杜鵑純林,鬆軟的地毯徑空地中,午餐煮食
↑- 享受美好的午餐時光,香噴噴的牛肉麵
↑-《13:40》午餐休息一個半小時後,大夥拍完登頂照,原路折返回程
↑- 巨大樹頭 ,途中隱藏不了當年檜木被濫砍之歷史痕跡
↑- 松羅附生於柳杉林
↑-《14:02》回至神代池叉路,取右下往神代池賞景,路況佳
↑-《14:04》神代池,是加羅湖群偏遠的一座湖泊
↑- 神代池少有山友參訪, 隱身在荒煙蔓草之中,水質呈褐黑色,有如藏於深山中的一顆寶石
↑- 湖畔草地部份形成沼澤,鞋子會下陷,親近時須小心
↑- 美輪美奐湖光山色加上倒影極為漂亮
↑- 神代池平靜無痕,藍天綠野倒影其中猶如一面明鏡, 有如世外桃源,值得一訪
↑-《14:29》神代神木,胸圍浩大,約十幾個人張開雙臂才能合抱,是整段行程中唯一見到的神木,所幸能在伐木時期中存活下來
↑- 站在巨木前人是如此的渺小
↑- 大夥一起與神木合影留念
↑-《14:50》回到嘉平林道,續行回程
↑- 午後霧氣瀰漫,為林道增添了一份矇矓美
↑-《15:45》離開嘉平林道,進入一路陡下的山徑
↑-《16:40》順利回到茂安部落登山口,感謝山界前輩開了一條這麼棒的山徑。(今日上山約4小時、下山約3小時,午餐休息1.5小時,上下落差約1000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