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逐鹿山、卡保山下雲森瀑布或是組合山,O形路線在北部登山界算是十分出名,初秋時分,卡保山稜線一帶賞山毛櫸,雲森瀑布有數層,秋天可賞楓,夏天可戲水,此條山徑陡升陡降,總爬昇高度超過1500公尺,需耗費大量體力,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澈悟」級登山路線。
↑- 地圖來源:偶爾獨步山林間網站 (紅點為當日行走航跡)
行程記錄:
《07:15》永寧捷運站與國豪會合,續行台3線省道轉往台7乙線省道,在湊合橋附近銜接北114,順著往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方向,於東峰橋前左轉抵達三峽熊空車站,再行左上「北農峽017產業道路」往雲森瀑布、逐鹿山登山口,約於1.2K處空地停車整裝
《07:23》鐘聲山莊叉路,右側往鐘聲山莊、姐妹瀑布,續直行產業道路往雲森瀑布
《07:24》雲森瀑布登山口,附近勉強能停四、五輛汽車,約位於產道1.5K處,左上往逐鹿山登山口,右往雲森瀑布約40分,取右,進入登山口後就是傳統的山林小徑,沿途幾乎沒有太多起伏路段,一路是平緩、好走的山路,有走古道的感覺,途中平緩的山腰路,有零星的柳杉林相伴
《07:40》第一次過溪,小小支流,輕鬆踏石而過
《07:52》經過土石流區,因颱風造成土石流,原有的路面已經被沖刷到河谷裡,大石上有白色噴漆箭頭導引方向,前方左上有山徑往逐鹿山西峰
《07:54》礫灘區,水淺可以玩水,位於瀑布下方,山徑取左上往雲森瀑布約5分
《07:59》過溪大支流區,架設有獨木橋,兩旁有穩固的繩索輔助,通過不難,至此已可隱約聽見雲森瀑布所發出的聲響
《08:02》雲森瀑布,是「雲心」、「森山」瀑布的合稱,此為下游的雲心瀑布,自崖頂如水簾幕潑灑而下,高十餘公尺,分上下兩層,瀑布下沖成潭,於此休息拍照
《08:18》續行往卡保山,從瀑布左側沿著登山路陡上
《08:24》經過雲心瀑布的崖頂,小徑繼續沿著溪岸往上游走,此為中坑溪的上游,也是大豹溪的支流
《08:28》森山瀑布,山路從附近經過,森山瀑布比雲心瀑布小了許多,下方為溪谷,沒有特地過去親近,只站在上方俯瞰森山瀑布
《08:42》三叉路口,右往滿月圓山、組合山,左往卡保山,取左線循稜而上,稍後至一大片寬闊的杉木林,高聳的柳杉,挺直蒼翠
《09:26》山溪水源地,高度約950公尺,這裡是中坑溪的源頭,溪水清澈潔淨,在此休息片刻
《09:43》續行,繼續陡上往卡保山稜線,植物以適於岩壁生長的赤楠為主
《10:07》左側有一大片崩壁,成為一處展望點
《10:25》木炭古道叉路,右往組合山,前方十公尺叉路左往逐鹿山,為近年新開發的橫向山腰古道,續直行往卡保山
《10:40》一段急升的陡坡,路徑有繩索輔助,行來仍是氣喘吁吁
《10:55》登上支稜,高度約1350公尺,出現紅色指標,左轉循稜往上,稜線上開始出現許多高大的山毛櫸,已漸漸呈現金黃姿態,地面上舖滿的落葉,走起來有如地毯般鬆軟
《11:08》主稜叉路口,高度約1420公尺,稜線左往卡保山、逐鹿山,右往樂佩山,取左。整個稜線都有山毛櫸的分布,迎風面的山毛櫸葉子早已經掉落。稜線中時常在走在箭竹林中,偶爾鑽行,伴隨著蒼勁扶疏的山毛櫸。沿途欣賞美麗的山毛櫸林相,是此行最大的享受
《11:50》卡保山,又稱為加母山或喀博山,位於新北市烏來區三峽區交界,海拔1582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52號,另有山字森林三角點,山頂上長滿山毛櫸。在此休息、午餐,在此遇到一位新認識的山友一起加入我們的行程
《12:55》續直行往逐鹿山方向,約3分鐘達叉路口,前往逐鹿山約90分;右下往烏福路(屯鹿約180分),續直行
《13:14》大岩壁巨石,攀下一小段接近90度的陡坡,有架繩助攀,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路段
《13:29》鞍部,海拔約1280公尺,由此再緩上150公尺往逐鹿山,稜線起起伏伏,落差不大
《14:26》逐鹿山登頂前空地,右上約10公尺即登頂
《14:26》逐鹿山山頂,海拔1414公尺,無基石,以樹上的釘牌為記,續直行可往加九嶺山、拔刀爾山,路途遙遠
《14:35》續行,退下叉路口,續往熊空登山口,過逐鹿山後,就不見高大的山毛櫸身影,以海拔高度來說,要到登山口大約要下降約1000公尺的高度
《14:59》叉路,左側有「優質水源區」標示,續直行,途經一整段的乾溪溝
《15:12》逐鹿山西峰叉路 (H1123公尺),位於小支稜上,左往逐鹿山西峰、雲森瀑布,續直行,一路都是下坡、下坡,不停地下坡
《16:14》接到山腰的農路小徑,迂迴往下
《16:20》叉路,右往逐鹿山第二登山口,直行有捷徑陡下至逐鹿山第一登山口,取直行
《16:30》逐鹿山第一登山口,約位於產道1.9K處,取左踢產道約0.7K回停車處取車回程
行程照片:
↑-《07:23》鐘聲山莊叉路,右側往鐘聲山莊、姐妹瀑布,續直行產業道路往雲森瀑布
↑-《07:24》雲森瀑布登山口,附近勉強能停四、五輛汽車,約位於產道1.5K處,左上往逐鹿山登山口,右往雲森瀑布約40分,取右
↑- 進入登山口後就是傳統的山林小徑,沿途幾乎沒有太多起伏路段
↑- 一路是平緩、好走的山路,有走古道的感覺
↑- 左側新開的山徑不知通往何處
↑- 途中平緩的山腰路,有零星的柳杉林相伴
↑-《07:40》第一次過溪,小小支流,輕鬆踏石而過
↑-《07:52》經過土石流區,因颱風造成土石流,原有的路面已經被沖刷到河谷裡,大石上有白色噴漆箭頭導引方向,前方左上有山徑往逐鹿山西峰
↑-《07:54》礫灘區,水淺可以玩水,位於瀑布下方
↑- 山徑取左上往雲森瀑布約5分
↑-《07:59》過溪大支流區,架設有獨木橋,兩旁有穩固的繩索輔助,通過不難,至此已可隱約聽見雲森瀑布所發出的聲響
↑-《08:02》雲森瀑布,是「雲心」、「森山」瀑布的合稱,此為下游的雲心瀑布,自崖頂如水簾幕潑灑而下,高十餘公尺,分上下兩層,瀑布下沖成潭,於此休息拍照
↑-《08:18》續行往卡保山,從瀑布左側沿著登山路陡上
↑-《08:24》經過雲心瀑布的崖頂,小徑繼續沿著溪岸往上游走,此為中坑溪的上游,也是大豹溪的支流
↑-《08:28》森山瀑布,山路從附近經過,森山瀑布比雲心瀑布小了許多,下方為溪谷
↑- 沒有特地過去親近,只站在上方俯瞰森山瀑布
↑- 這條屬於熱門路徑,重要的叉路也有設置路牌指引
↑- 山路轉陡,但路況仍舊極佳
↑-《08:42》三叉路口,右往滿月圓山、組合山,左往卡保山,取左線循稜而上
↑- 稍後至一大片寬闊的杉木林,高聳的柳杉,挺直蒼翠
↑- 整條路段亦為茂盛的闊葉森林,有著美美的原始林相
↑-《09:26》山溪水源地,高度約950公尺,這裡是中坑溪的源頭
↑- 溪水清澈潔淨,在此休息片刻
↑-《09:43》續行,繼續陡上往卡保山稜線,植物以適於岩壁生長的赤楠為主
↑-《10:07》左側有一大片崩壁,成為一處展望點
↑-《10:25》木炭古道叉路,右往組合山,前方十公尺叉路左往逐鹿山,為近年新開發的橫向山腰古道,續直行往卡保山
↑- 木炭古道叉路,左往逐鹿山,續直行往卡保山
↑-《10:40》一段急升的陡坡,路徑有繩索輔助,行來仍是氣喘吁吁
↑-《10:55》登上支稜,高度約1350公尺,出現紅色指標
↑- 左轉循稜往上
↑- 稜線上開始出現許多高大的山毛櫸,已漸漸呈現金黃姿態
↑-《11:08》主稜叉路口,高度約1420公尺,稜線左往卡保山、逐鹿山,右往樂佩山,取左
↑- 地面上舖滿的落葉,走起來有如地毯般鬆軟
↑- 整個稜線都有山毛櫸的分布,迎風面的山毛櫸葉子早已經掉落
↑- 台灣山毛櫸是冰河時期遺留在台灣的珍貴樹種
↑- 稜線中時常在走在箭竹林中,偶爾鑽行,伴隨著蒼勁扶疏的山毛櫸
↑- 11月初,當山毛櫸落葉之前,整樹的葉片變會全數轉為金黃,形成動人心魄的秋色
↑- 走在視野開闊的矮箭竹林,涼風吹拂,身心舒暢
↑- 沿途欣賞美麗的山毛櫸林相,是此行最大的享受
↑- 雲霧從河谷陣陣吹來,漸漸的瀰漫整個稜線
↑-《11:50》卡保山,又稱為加母山或喀博山,位於新北市烏來區三峽區交界,海拔1582公尺,三等三角點No.6252號,另有山字森林三角點,山頂上長滿山毛櫸。在此休息、午餐
↑-《12:55》續直行往逐鹿山方向
↑-《13:14》大岩壁巨石,攀下一小段接近90度的陡坡,有架繩助攀,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路段
↑-《13:29》鞍部,海拔約1280公尺,由此再緩上150公尺往逐鹿山
↑- 稜線起起伏伏,落差不大
↑- 展望點,稜線都有山毛櫸的分佈,層次分明
↑-《14:26》逐鹿山登頂前空地,右上約10公尺即登頂
↑-《14:26》逐鹿山山頂,海拔1414公尺,無基石,以樹上的釘牌為記,續直行可往加九嶺山、拔刀爾山,路途遙遠
↑-《14:35》續行,退下叉路口,續往熊空登山口,過逐鹿山後,就不見高大的山毛櫸身影,以海拔高度來說,要到登山口大約要下降約1000公尺的高度
↑-《14:59》叉路,左側有「優質水源區」標示,續直行
↑- 途經一整段的乾溪溝
↑-《15:12》逐鹿山西峰叉路 (H1123公尺),位於小支稜上,左往逐鹿山西峰、雲森瀑布,續直行
↑- 整條路段亦為茂盛的闊葉森林,有著美美的原始林相,一路都是下坡、下坡,不停地下坡
↑-《16:14》接到山腰的農路小徑,迂迴往下
↑-《16:20》叉路,右往逐鹿山第二登山口,直行有捷徑陡下至逐鹿山第一登山口,取直行
↑-《16:30》逐鹿山第一登山口,約位於產道1.9K處,取左踢產道約0.7K回停車處取車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