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jpg

山岳簡介:

    馬崙山,海拔2305公尺,三等三角點No.6595,位於台中縣和平鄉,是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的山頭,名列谷關七雄的老二,僅次於標高2366公尺的老大 - 八仙山。近年林務局將登山步道重新整修,沿途建有三座涼亭、一處觀景平台等設施,全程舖設枕木、自然石階等,且指標標示清楚,可稱上五星級的登山步道,為谷關七雄最優美的一條,但稍有難度。步道全長7公里,上下落差為1250公尺,來回一趟約需七至八個小時,屬於健腳路線。

    馬崙山於日據時期屬八仙山林場範圍,當時於佳保台(今日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的主要範圍)架有運材索道直達八仙新山,再以森林鐵路與索道接馬崙線、十文溪線、馬崙上線、十文溪上線等集運木材的蹦蹦車深入達白姑大山南側,伐木結束後將此區的索道及森林鐵路拆除,徒留遺跡供山友緬懷台灣輝煌一頁的伐木歷史。馬崙山除有豐富的伐木歷史遺跡外,沿途林相優美、生態豐富、自然景觀原始、視野絕佳。

    新山,又稱八仙新山,海拔2117公尺,無基石,屬馬崙山肩狀稜前鋒,嶺頂寬廣平坦,有一大片的林場遺跡,曾是日據時代八仙山林場的「八仙新山工作站」,設有辦公室、福利社與索道纜車,並設立新山國小,為早期佳保台分場員工子弟就學處所,如今建物已遭拆除,如今還可見到廁所、洗手台、建築物等地基。六、七十年前這裡曾經是人聲鼎沸的繁榮聚落,光復伐木結束後,索道及森林鐵路便遭拆除,如今林務局在新山國小遺址上設立木牆,設有四面解說圖像,供山友緬懷當年輝煌的伐木歷史。

 

《谷關七雄》
山名 標高 基石 排行
八仙山 2366m 二等1547 老大
馬崙山 2305m 三等6595 老二
屋我尾山 1796m 三等6584 老三
波津加山 1772m 三等6583 老四
東卯山 1692m 三等內補321 老五
白毛山 1522m 三等6408、森林三角點 老六
唐麻丹山 1305m 三等6409 老七

 

活動主辦:台北縣野外育樂協會

嚮導群:李清文 、黃文良、姬新輝

行程人員:25人

行程地圖: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5931


                01.jpg

行程記錄:

《06:50》於健保大樓集合完畢,搭乘小巴出發,由【國道一號】南下,經后里收費站到台中系統(165K)左往豐原,接【國道四號】(12.5K),到盡頭(18.4K)接【台三線】(167K)左轉,過東勢大橋(159K)右轉,接【台8線】(中橫0K)往谷關,至【台8線:36.2K】右轉進入台電員工訓練中心旁水泥產道,循著「巴卡自然風咖啡」的路標指示前行約2.8公里,直抵產道的「巴卡自然風農場」

《10:07》巴卡自然風咖啡農場 (H1060m), 位於產道盡頭的丁字路口,路旁僅可停4~5輛車,全員下車整裝待發

《10:10》出發,丁字路口見「巴卡自然風」看板,取右過檔車鐵鍊,直到路底農場旁的眺望台,附近有水源,馬崙山登山步道則位於農場眺望台旁,登山口路左立有一木製【0K馬崙新山線步道】木樁,沿途每隔一公里立有木樁里程標示。進入登山口即見樹蔭濃密的森林,宛如世外桃源,入口處立有「佳保台新山線步道」導覽圖,並說明新山林場歷史:

◎導覽圖內文:佳保台新山線步道傳說是當年國軍為先總統蔣公視察「新山林場」,動員12,000人,花了2、3個月開闢出來的。步道全長7公里,總步行時間約7小時,爬升高度1255公尺,難度中等。登山路徑寬大好走,之字型上登,沿途高大松樹清涼有勁,滿地松針落葉及微風吹動松濤一路相伴,加上沿途隨季節開放的森氏杜鵑及台灣厚距花,走來賞心悅目。

《10:15》出發,全體報數共25人,路徑寬大好走。右側有木椅休憩地,懸壁旁有數顆碩大松樹,被稱為「八壯士」巨木。前0.8K為寬大平緩的廢棄林道,坡緩路寬,沿著水管路,行於松徑之間,樹蔭濃密且涼爽,享受杉林的森林浴

《10:30》0.8K,林道三叉路口,設有指標牌,左往馬崙山6.2K,後回斯可巴0.8K。右往佳保臺1K、八仙山遊樂區的路徑已經不通,取左轉入山徑緩上,稍後即開始以「之」字型步道緩步上升

《10:35》【馬崙新山線步道1K里程木樁】。於之字型轉彎處,全體休息片刻,即將面臨陡坡的考驗

《10:42》山徑開始陡上,由石塊堆疊而成的階梯陡坡一路爬升,沿途設有木椅,稜線展望處可眺望東卯山,山頂上的巨型通訊用反射板清晰可見

《11:09》1.8K,斯可巴步道三叉路口,設有指標牌,左往斯可巴步道1.6K,右上馬崙山5.2K,回往斯可巴1.8K,回程再從此叉路走斯可巴步道回登山口,取右上往馬崙山

《11:18》【馬崙新山線步道2K里程木樁】。步道循山腰迂迴平緩前進,土徑伴隨松針走來相當舒服。階梯舖面以土壤搭配廢棄枕木,符合生態工法,配合森林自然生態,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11:27》2.3K,觀景台叉路口,設有指標牌,左上往馬崙山4.7K,直行往觀景台50公尺,直行觀景再回。觀景平台設有木椅與景觀解說圖,展望絕佳,可見大甲溪谷及其周邊的山脈景觀,遠眺前方八仙山西稜、遠方則是稍來山南稜,可見鳶嘴山、東卯山至屋我尾山的稜線;俯瞰下方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以及從白姑大山奔流而下的十文溪,在八仙山林場附近注入大甲溪的美麗景致

《11:31》回到2.3K觀景台叉路口續行往馬崙山,至4K處的涼亭之前皆是以之字形上升,坡度時陡時緩,一路涼風吹拂,清爽怡人。沿途偶有捷徑穿梭,在此建議登山時依大眾化路線行進而不抄近路,否則會破壞植被,造成日久土層鬆動滑落的後果

《11:57》【馬崙新山線步道3K里程木樁】。一路都在柳杉、二葉松混生的森林中穿梭緩上,松針杉葉鋪地,有如天然的地毯,鬆軟富有彈性,走來相當舒適

《12:23》第一涼亭 (H1890m),約於步道3.95K處。木製涼亭週遭非常寬敞平坦,適合大隊人馬在此休憩。午餐休憩1小時,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煮炊,與慧子姊、Roy大哥,一同享用May準備的牛肉麵料理,滿滿一鍋,料多又味美

《13:06》午餐完畢,由涼亭右側續行往上,階梯旁即見【馬崙新山線步道4K里程木樁】。依舊是在茂密的柳杉林、二葉松混生的森林中,以之字坡緩上,較陡處則設有枕木階梯。雙腳踩著松針地毯,空氣中飽含芬多精,令人心曠神怡

《13:22》燒炭窯遺址,約於步道4.5K處,設有解說導覽圖,窯體依舊完整

◎導覽圖內文:早期台灣瓦斯、電力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早期的居民大多利用平地現有的相思木燒成木炭,作為煮飯、洗澡的熱水能源。新山沒有相思木,新山的居民就用青剛燒製木炭。此處燒窯以卵石乾砌加上黃土混合而成,頂面以木板防水,避免下雨窯體崩塌

《13:25》芒草區,由陡峭且窄小的枕木階梯拾級而上,兩旁有白色、紅色的毛地黃綻放,回眺視野佳

《13:32》出芒草區,進入高大松林區,左側有一水泥蓄水池,青苔斑駁沈寂在此。兩旁都是高大挺直的松林,空氣中彷彿還帶著一股松香,不愧被譽為五星級的登山步道

《13:38》【馬崙新山線步道5K里程木樁】,第二涼亭,新山遺址叉路口,設有指標牌,直行往馬崙山2.1K,右上往新山遺址 (八仙新山) 30公尺。涼亭周邊寬廣平坦,取右寬大石階而上

《13:41》 新山,又稱八仙新山,海拔2117公尺,無基石,屬馬崙山肩狀稜前鋒,嶺頂寬廣平坦,有一大片的林場遺跡,曾是日據時代八仙山林場的「八仙新山工作站」,設有辦公室、福利社與索道纜車,並設立新山國小,為早期佳保台分場員工子弟就學處所,如今建物已遭拆除,如今還可見到廁所、洗手台、建築物等地基。六、七十年前這裡曾經是人聲鼎沸的繁榮聚落,光復伐木結束後,索道及森林鐵路便遭拆除,如今林務局在新山國小遺址上設立木牆,設有四面解說圖像,供山友緬懷當年輝煌的伐木歷史

◎導覽圖內文:新山遺址:民國27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原有「八仙山林場」(今八仙山森林遊樂園,其核心區為佳保臺土場)森林資源不足,伐木作業轉移至「新山林場」(新八仙山之意),日本林場當局計畫將新山建設成進步新穎、生活便利、景色優美、有如世外桃源的高山社區。當年全盛時期曾聚集了2,3000人,有國小分校、辦公廳及招待所…等設施。現今於步道沿途仍可看見建物殘存的台基、輸水用的鐵管及電話線桿,甚至是森林鐵道、木馬道的遺跡。

《13:47》回到第二涼亭,新山遺址叉路口,續行往馬崙山2.1K,地面上殘留許多輸水用的「鐵管」遺跡,而此段步道是以前運送木材的「木馬道」,故為平緩好走

《14:03》【馬崙新山線步道6K里程木樁】,步道平整寬廣舖滿松針落葉地毯,沿著山腰迂迴前進

《14:07》步道緩下一巨石佇立的谷地,下抵鞍部後枕木階梯陡上

《14:16》第三涼亭 (H2190m),約於步道6.7K處,涼亭至山頂的距離剩下0.3K,但需爬升120公尺,坡度陡峭,為登頂的前哨休息站。續行,約20分鐘登頂,有三段陡峭的枕木階梯,接近山頂出現箭竹林,一路氣喘呼呼的陡上

《14:37》馬崙山,海拔2305公尺,三等三角點No.6595,位於台中縣和平鄉,是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的山頭,名列谷關七雄的老二,僅次於標高2366公尺的老大「八仙山」,於日據時期屬八仙山林場範圍。山頂為【馬崙新山線步道7K里程木樁終點】,山頂腹地不大,四周林木遮蔽,展望不佳,續東行可往白姑大山西峰、白姑大山,屬於多日的縱走行程,且路徑不明,非專業探勘人員切勿前往

《14:55》休憩拍照後,循原路下山,一路階梯陡下

《15:05》陡下回到第三涼亭,續行下山,一路踏著輕鬆愉快的腳步

《15:29》回到第二涼亭,新山遺址叉路口,續行下山,一路下坡真是輕鬆且快速

《15:47》回到第一涼亭,全體休息15分鐘後續行,松針鋪地的五星級步道適合慢步品味

《16:26》回到2.3K,觀景台叉路口,隊友皆去觀景,在此休憩等候,10分鐘後續行

《16:45》回到1.8K,斯可巴步道三叉路口,直行往斯可巴步道1.6K,左下斯可巴1.8K,其實直行與左下皆是斯可巴步道。斯可巴步道全長3.4K (1.6+1.8K),為一環狀C型步道,連接產道形成O型路線。下山改取直行,可避免登山路線的重覆,探訪不一樣的景色

《16:48》進入斯可巴步道,步道寬敞平緩好走,綠意盎然,稍後出現枕木階梯向下

《16:53》崩塌地,木棧道因山壁崩坍而中斷,視野良好,可以遠眺谷關及俯瞰下方斯可巴部落,景色優美

《16:57》高繞越過石堆,續行一小段枕木階梯而上,再接平緩步道

《17:00》五葉松觀景臺,聳立一顆碩大的五葉松,設有五葉松媽媽與八壯士解說牌。五葉松媽媽是當地泰雅原住民取的名,以媽媽(ya ya)稱之,是因為步道另一端起點有八株五葉松,被稱為「八壯士」巨木,此株則為八壯士巨木的媽媽,因為樹幹雙叉且碩大,逃離被砍伐的命運

《17:02》續行斯可巴步道,山徑多為枕木階梯,呈之字型平緩向下

《17:12》階梯旁有廢棄怪手,續下行出現水塔,俯瞰下方果園與遠眺八仙山稜脈

《17:21》展望點 ,眺望遠方的波津加山與俯瞰下方的谷關電廠

《17:24》斯可巴步道入口,設有斯可巴部落解說牌及斯可巴步道導覽圖,續下行,轉水泥產道,經私人果園與民宿,一路由水泥產道陡下

◎傳說很久以前,原本居住在Na Min Wu Li部落(屋我尾山)的泰雅先民,在交通遷徙的過程中,發現在大甲溪對面有一塊滿是松林的台地,於是帶著部落同胞一起越過溪谷,遷徙到這座山頭。因為此地是用「手」指出來的地方,故取名為「斯可巴」,而斯可巴另一個意義也引申為用「手」開墾出來的地方。在日據時代,這裡被稱為「千本松原San Bon Maz Hala」(意為有上千棵松樹的原野),是日本警察在大甲溪流域巡邏路線的中途點。

《17:40》抵台電巷產道口,入口有往「松媽媽、瓦浪休閒農園、斯可巴步道等指標」,取左回巴卡自然風咖啡農場,小巴即停在巷口附近,終於完成今天的馬崙山之旅

《18:00》回到馬崙山登山口,巴卡農場旁的眺望台旁,每人享用一片大西瓜,還有吃到飽的大鍋麵當晚餐,真是享受

《19:00》驅車回程,於《22:00》返回健保大樓,好久沒那麼操了,下車感覺有點鐵腿。至今參加野外的行程都是清文大哥帶隊,雖然都很晚回家,但爬山過程都是精采的美麗回憶,參加野外沒操到不過癮。感謝所有同行的夥伴,有緣下次見!

行程照片:


                02.jpg

               ↑-《10:07》巴卡自然風咖啡農場 (H1060m), 位於產道盡頭的丁字路口,路旁僅可停4~5輛車,全員下車整裝待發。《10:10》出發,丁字路口見「巴卡自然風」看板,取右過檔車鐵鍊,直到路底農場旁的眺望台,附近有水源


                03.jpg

               ↑- 馬崙山登山步道則位於農場眺望台旁,登山口路左立有一木製【0K馬崙新山線步道】木樁,沿途每隔一公里立有木樁里程標示


                04.jpg

               ↑- 進入登山口即見樹蔭濃密的森林,宛如世外桃源,入口處立有「佳保台新山線步道」導覽圖,並說明新山林場歷史


                05.jpg

               ↑- 佳保台新山線步道傳說是當年國軍為先總統蔣公視察「新山林場」,動員12,000人,花了2、3個月開闢出來的。步道全長7公里,總步行時間約7小時,爬升高度1255公尺,難度中等。登山路徑寬大好走,之字型上登,沿途高大松樹清涼有勁,滿地松針落葉及微風吹動松濤一路相伴,加上沿途隨季節開放的森氏杜鵑及台灣厚距花,走來賞心悅目


                06.jpg

               ↑- 《10:15》出發,全體報數共25人,登山口右側有木椅休憩地,懸壁旁有數顆碩大五葉松,被稱為「八壯士」巨木 (回程補攝)


                07.jpg

               ↑- 前0.8K為寬大平緩的廢棄林道,坡緩路寬,沿著水管路,行於松徑之間,樹蔭濃密且涼爽,享受杉林的森林浴


                08.jpg

               ↑-《10:30》0.8K,林道三叉路口,設有指標牌,左往馬崙山6.2K,後回斯可巴0.8K。右往佳保臺1K、八仙山遊樂區的路徑已經不通,取左轉入山徑緩上,稍後即開始以「之」字型步道緩步上升


                09.jpg

               ↑-《10:35》【馬崙新山線步道1K里程木樁】。於之字型轉彎處,全體休息片刻,即將面臨陡坡的考驗


                10.jpg

               ↑-《10:42》山徑開始陡上,由石塊堆疊而成的階梯陡坡一路爬升,沿途設有木椅


                11.jpg

               ↑- 稜線展望處可眺望東卯山,山頂上的巨型通訊用反射板清晰可見


                12.jpg

               ↑-《11:09》1.8K,斯可巴步道三叉路口,設有指標牌,左往斯可巴步道1.6K,右上馬崙山5.2K,回往斯可巴1.8K,回程再從此叉路走斯可巴步道回登山口,取右上往馬崙山


                13.jpg

               ↑- 步道循山腰迂迴平緩前進,土徑伴隨松針走來相當舒服


                14.jpg

               ↑- 階梯舖面以土壤搭配廢棄枕木,符合生態工法,配合森林自然生態,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15.jpg

               ↑-《11:27》2.3K,觀景台叉路口,設有指標牌,左上往馬崙山4.7K,直行往觀景台50公尺,直行觀景再回


                16.jpg

               ↑- 觀景平台設有木椅與景觀解說圖,展望絕佳,可見大甲溪谷及其周邊的山脈景觀


                17.jpg

               ↑- 遠眺前方八仙山西稜、遠方則是稍來山南稜,左至右可見白毛山、東卯山至屋我尾山的稜線;俯瞰下方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以及從白姑大山奔流而下的十文溪,在八仙山林場附近注入大甲溪的美麗景致


                18.jpg

               ↑-《11:31》回到2.3K觀景台叉路口續行往馬崙山,至4K處的涼亭之前皆是以之字形上升,坡度時陡時緩,一路涼風吹拂,清爽怡人


                19.jpg

               ↑- 沿途偶有捷徑穿梭,在此建議登山時依大眾化路線行進而不抄近路,否則會破壞植被,造成日久土層鬆動滑落的後果


                20.jpg

               ↑- 一路都在柳杉、二葉松混生的森林中穿梭緩上,松針杉葉鋪地,有如天然的地毯,鬆軟富有彈性,走來相當舒適


                21.jpg

               ↑-《12:23》第一涼亭 (H1890m),約於步道3.95K處。木製涼亭週遭非常寬敞平坦,適合大隊人馬在此休憩


                22.jpg

               ↑- 午餐休憩1小時,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煮炊,與慧子姊、Roy大哥,一同享用May準備的牛肉麵料理,滿滿一鍋,料多又味美


                23.jpg

               ↑-《13:06》午餐完畢,由涼亭右側續行往上,階梯旁即見【馬崙新山線步道4K里程木樁】


                24.jpg

               ↑- 依舊是在茂密的柳杉林、二葉松混生的森林中,以之字坡緩上


                25.jpg

               ↑- 較陡處則設有枕木階梯。雙腳踩著松針地毯,空氣中飽含芬多精,令人心曠神怡


                26.jpg

               ↑-《13:22》燒炭窯遺址,約於步道4.5K處,設有解說導覽圖,窯體依舊完整


                27.jpg

               ↑- 早期台灣瓦斯、電力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早期的居民大多利用平地現有的相思木燒成木炭,作為煮飯、洗澡的熱水能源。新山沒有相思木,新山的居民就用青剛燒製木炭。此處燒窯以卵石乾砌加上黃土混合而成,頂面以木板防水,避免下雨窯體崩塌


                28.jpg

               ↑-《13:25》芒草區,由陡峭且窄小的枕木階梯拾級而上,兩旁有白色、紅色的毛地黃綻放,回眺視野佳


                29.jpg

               ↑-《13:32》出芒草區,進入高大松林區


                30.jpg

               ↑- 左側有一水泥蓄水池,青苔斑駁沈寂在此


                31.jpg

               ↑- 高大挺直的松林,空氣中彷彿還帶著一股松香,不愧被譽為五星級的登山步道


                32.jpg

               ↑-《13:38》【馬崙新山線步道5K里程木樁】,第二涼亭,新山遺址叉路口,設有指標牌,直行往馬崙山2.1K,右上往新山遺址 (八仙新山) 30公尺


                33.jpg

               ↑- 涼亭周邊寬廣平坦,取右寬大石階而上往新山遺址 (八仙新山)


                34.jpg

               ↑- 新山,又稱八仙新山,海拔2117公尺,無基石,屬馬崙山肩狀稜前鋒,嶺頂寬廣平坦,有一大片的林場遺跡,曾是日據時代八仙山林場的「八仙新山工作站」,設有辦公室、福利社與索道纜車,並設立新山國小,為早期佳保台分場員工子弟就學處所,如今建物已遭拆除,如今還可見到廁所、洗手台、建築物等地基。六、七十年前這裡曾經是人聲鼎沸的繁榮聚落,光復伐木結束後,索道及森林鐵路便遭拆除,如今林務局在新山國小遺址上設立木牆,設有四面解說圖像,供山友緬懷當年輝煌的伐木歷史   


                35.jpg

               ↑- 新山遺址:民國27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原有「八仙山林場」(今八仙山森林遊樂園,其核心區為佳保臺土場)森林資源不足,伐木作業轉移至「新山林場」(新八仙山之意),日本林場當局計畫將新山建設成進步新穎、生活便利、景色優美、有如世外桃源的高山社區。當年全盛時期曾聚集了23000人,有國小分校、辦公廳及招待所…等設施。現今於步道沿途仍可看見建物殘存的台基、輸水用的鐵管及電話線桿,甚至是森林鐵道、木馬道的遺跡


                36.jpg

               ↑- 《13:47》回到新山遺址叉路口,續行往馬崙山2.1K,此段步道是以前運送木材的「木馬道」,故為平緩好走


                37.jpg

               ↑- 步道平整寬廣舖滿松針落葉地毯,沿著山腰迂迴前進


                38.jpg

               ↑-《14:07》步道緩下一巨石佇立的谷地,下抵鞍部後枕木階梯陡上


                39.jpg

               ↑-《14:16》第三涼亭 (H2190m),約於步道6.7K處,涼亭至山頂的距離剩下0.3K,但需爬升120公尺,坡度陡峭,為登頂的前哨休息站


                40.jpg

               ↑- 續行,約20分鐘登頂,有三段陡峭的枕木階梯


                41.jpg

               ↑- 接近山頂出現箭竹林,一路氣喘呼呼的陡上


                42.jpg


                43.jpg

               ↑-《14:37》馬崙山,海拔2305公尺,三等三角點No.6595,位於台中縣和平鄉,是雪山山脈白姑大山向西延伸的山頭,名列谷關七雄的老二,僅次於標高2366公尺的老大「八仙山」,於日據時期屬八仙山林場範圍。山頂為【馬崙新山線步道7K里程木樁終點】,山頂腹地不大,四周林木遮蔽,展望不佳,續東行可往白姑大山西峰、白姑大山,屬於多日的縱走行程,且路徑不明,非專業探勘人員切勿前往


                44.jpg


                45.jpg


                46.jpg

               ↑-《15:05》陡下回到第三涼亭,續行下山,一路踏著輕鬆愉快的腳步


                47.jpg

               ↑-《15:29》回到第二涼亭,新山遺址叉路口,續行下山,一路下坡真是輕鬆且快速


                48.jpg

               ↑-《15:47》回到第一涼亭,全體休息15分鐘後續行,松針鋪地的五星級步道適合慢步品味


                49.jpg

               ↑-《16:26》回到2.3K,觀景台叉路口,隊友皆去觀景,在此與兩位美女休憩等候,10分鐘後續行


                50.jpg

               ↑-《16:45》回到1.8K,斯可巴步道三叉路口,直行往斯可巴步道1.6K,左下斯可巴1.8K,其實直行與左下皆是斯可巴步道。斯可巴步道全長3.4K (1.6+1.8K),為一環狀C型步道,連接產道形成O型路線。下山改取直行,可避免登山路線的重覆,探訪不一樣的景色


                51.jpg

               ↑-《16:48》進入斯可巴步道,步道寬敞平緩好走,綠意盎然,稍後出現枕木階梯向下


                52.jpg

               ↑-《16:53》崩塌地,木棧道因山壁崩坍而中斷,視野良好,可以遠眺谷關及俯瞰下方斯可巴部落,景色優美


                53.jpg

               ↑-《16:57》高繞越過石堆,續行一小段枕木階梯而上,再接平緩步道


                54.jpg

               ↑-《17:00》五葉松觀景臺,聳立一顆碩大的五葉松,設有五葉松媽媽與八壯士解說牌


                55.jpg

               ↑- 五葉松媽媽是當地泰雅原住民取的名,以媽媽(ya ya)稱之,是因為步道另一端起點有八株五葉松,被稱為「八壯士」巨木,此株則為八壯士巨木的媽媽,因為樹幹雙叉且碩大,逃離被砍伐的命運


                56.jpg

               ↑-《17:02》續行斯可巴步道,山徑多為枕木階梯,呈之字型平緩向下


                57.jpg

               ↑-《17:21》展望點 ,眺望遠方的波津加山與俯瞰下方的谷關電廠


                58.jpg

               ↑-《17:24》斯可巴步道入口,設有斯可巴部落解說牌及斯可巴步道導覽圖


                59.jpg

               ↑- 傳說很久以前,原本居住在Na Min Wu Li部落(屋我尾山)的泰雅先民,在交通遷徙的過程中,發現在大甲溪對面有一塊滿是松林的台地,於是帶著部落同胞一起越過溪谷,遷徙到這座山頭。因為此地是用「手」指出來的地方,故取名為「斯可巴」,而斯可巴另一個意義也引申為用「手」開墾出來的地方。在日據時代,這裡被稱為「千本松原San Bon Maz Hala」(意為有上千棵松樹的原野),是日本警察在大甲溪流域巡邏路線的中途點。


                60.jpg

               ↑- 續下行,轉水泥產道,經私人果園與民宿,一路由水泥產道陡下


                61.jpg

               ↑-《17:40》抵台電巷產道口,入口有往「松媽媽、瓦浪休閒農園、斯可巴步道等指標」,取左回巴卡自然風咖啡農場


                62.jpg

               ↑- 小巴即停在巷口附近,終於完成今天的馬崙山之旅


                63.jpg

               ↑-《18:00》回到馬崙山登山口,巴卡農場旁的眺望台旁,每人享用一片大西瓜,還有吃到飽的大鍋麵當晚餐,真是享受

               → -《19:00》驅車回程,於《22:00》返回健保大樓,好久沒那麼操了,下車感覺有點鐵腿。至今參加野外的行程都是清文大哥帶隊,雖然都很晚回家,但爬山過程都是精采的美麗回憶,似乎參加野外沒操到不過癮。感謝所有同行的夥伴,有緣下次見!

arrow
arrow

    酸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